“你明天幾點鐘到車站,我們去接你!薄皝砼嘤栔髴摏]問題。”……記者正月初八來到奧達紡織采訪企業(yè)“開門紅”,見到生產部部長張書琴時,她的電話鈴聲不斷響起,張書琴一一接聽,細心回答,并安排工作人員去車站迎接前來企業(yè)考察的務工人員。 “為了把人留住,沒別的辦法了!睘榱肆羧,張書琴和同事們使出渾身解數,盡量將工作做細,不僅請來一批批的求職考察人員,還深入各縣市區(qū),有人從外地到企業(yè)來的務工者,他們都親自接送。 近日,再次來到奧達紡織時,張書琴依然忙碌,跑前跑后組織新員工進行崗前培訓,但張書琴坦言:“年后,一共來了112人,大家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最終留下的只有20人左右。”雖說最終留下的人數并不理想,但張書琴認真分析了其中原因。 “有的是因為公司的班車線路不到家門口,有的是因為還沒跟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但總的來說,工資待遇仍是員工最重要的選擇因素!痹趶垥倏磥,以前長期在外務工,愿意留在本地紡織企業(yè)的人很少,畢竟外地的工資水平更高。而且,企業(yè)員工在園區(qū)內有序流動的現象大量存在,“哪里工資高就去哪里”,成了一般員工的普遍心態(tài)。 此次愿意留在奧達的大部分是荊州城區(qū)的員工,如江北農場、窯灣等地,年齡層次為35至45歲。其中,部分是企業(yè)的下崗職工,也有其它小規(guī)模紡織企業(yè)的員工。 張書琴認為,對于現在的紡織企業(yè)來說,“情感留人”的影響力似乎還沒有凸顯,只能將員工“留一時”。唯有想辦法提高企業(yè)的效益水平,提高工資待遇,達到工人理想的標準,再加上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才能消除員工“打工者”的心態(tài),變?yōu)槠髽I(yè)的“主人翁”。 針對這樣的現狀,張書琴仍保持堅定信心,“我們的工作環(huán)境在荊州的紡織企業(yè)中名列前茅。目前,奧達老廠已全部停產,開始全面搬遷,屆時奧達紡織總產量將達到14萬紗錠。對人才的渴求將促使我們繼續(xù)加快發(fā)展,增強企業(yè)自身的吸引力! |
![]() 荊州網警報警崗亭 |
![]() 網絡經濟主體信息 |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
![]() 涉仿冒詐騙類網站平臺舉報專項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