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央視馬年春晚總導演馮小剛答網友提問時表示,“我就當回饋一次社會。因為無論春晚弄成什么樣都會是挨罵的?创和硎且粋習慣,罵春晚現在漸漸也成了一種時尚了! 這些年,罵春晚成為習慣。樂觀的解讀是,春晚是文化年夜飯,觀眾的罵聲也是關心,證明大家還在乎春晚這道菜,“看春晚罵春晚是新民俗的一部分”;高級黑的表示“看春晚,是為了看懂春晚吐槽”。 對春晚的挑剔,某種程度上說,緣自人們生活節(jié)奏加快。就像傳統的節(jié)慶方式有時并未與現代生活融合,沒有滿足大家心底對節(jié)日的期待,因而節(jié)前節(jié)后總會有爭議之聲。 比如,現在除夕不放假,人們雖沒心思在單位呆了,卻也沒法精心準備過年,勢必一切“從簡”,春節(jié)就走走親戚,吃喝一下。而傳統辭舊迎新,有一系列重要的避邪、納福儀式,各種民俗活動,承載人們的情感與理想。尤其是過去,人們動得多,親手放鞭炮,全家貼窗花,現在人們的娛樂方式、興趣點分散了,網絡時代流行宅,過節(jié)除了出門旅游,串串門,時間往往是圍繞著各種屏幕轉,看電視玩電腦刷手機,一邊是傳統的載體失去魅力,稀釋了節(jié)日氛圍,一邊是新的節(jié)慶文化還待挖掘,于是過節(jié)往往少了點儀式感、參與感。 盡管說“年味淡了”,但人們心底總有深藏的文化記憶;盡管眾口難調,春晚仍是一臺展現凝聚的春節(jié)大餐。“罵聲”總是難免,但負面壓力也是進步動力。而從抱怨除夕不放假到罵春晚,承載著人們對節(jié)日的希冀與企盼,呼喚著傳統節(jié)日與時俱進,吐故納新。 |
![]() 荊州網警報警崗亭 |
![]() 網絡經濟主體信息 |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
![]() 涉仿冒詐騙類網站平臺舉報專項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