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績出來后,一年一度的報高考志愿又要開始了,微博上日前卻有無數個千萬別報××專業(yè)的舉牌圖熱傳。在微博中這些“前輩們”集合了各種坑爹專業(yè),大有帶新人們認識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希望他們遠離苦海之意。(6月28日新華網) 伴隨著“上學四年,冷暖自知,前輩只能幫你到這兒了”之類的良心帖,“千萬別報體”也開始流行:千萬別報××,因為××。這樣的流行范式,非常符合網絡傳播的歡樂跟風特征。 從總體上看,“千萬別報體”大體可分為三種情形:一是不少專業(yè)的確存在著專業(yè)對口、就業(yè)前景、學術前途等方面的癥結性問題,以至于讓那些所謂的“前輩們”深感交了那么多學費、浪費了4年的光陰,太不值得。二是跟風吐槽。比如一些人說別報某專業(yè)的原因是該專業(yè)沒女生,工作沒有假、上了班會暴肥、宅男太多等等。三是因人而異而非針對專業(yè)的。專業(yè)其實是好專業(yè),但不一定適合個人發(fā)展;或者專業(yè)是不錯的專業(yè),但是對某類剛出校門的學子來說,恐怕遠遠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學術準備。 正因如此,對于“前輩們”的所謂“千萬別報體”,學子們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尤其不能輕易被惡搞吐槽之類所誤導。比如江蘇省理科第一名吳呈杰,就對北大新聞專業(yè)很感興趣,但是幾乎所有采訪他的記者都不建議他考新聞,這條消息已在網上引發(fā)廣泛討論,不乏網友戲稱這些記者為“業(yè)界良心”。吳呈杰懷抱新聞理想,各路記者勸阻后亦不改其志,難能可貴。 |
![]() 荊州網警報警崗亭 |
![]() 網絡經濟主體信息 |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
![]() 涉仿冒詐騙類網站平臺舉報專項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