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次信訪為何沒能阻止矛盾激化 圖為:中青報社門口,7名男女喝過農藥倒在地上 據新華社電16日上午,江蘇7名進京上訪人員在中國青年報社門前集體喝農藥,引發(fā)輿論廣泛關注。他們因何事上訪?又為何采取如此極端手段表達訴求?近日,記者就此跟隨中央聯(lián)合督查組赴江蘇泗洪展開調查。 爭議重重的舊城改造項目 據悉,喝農藥的7名上訪人員均來自江蘇省泗洪縣青陽鎮(zhèn),是泗洪縣旗桿莊、大修廠危舊片區(qū)改造工程項目拆遷戶。因對房屋拆遷安置補償有異議,他們在2013至2014年間多次向各級信訪部門反映情況。 調查顯示,這7名上訪人在2014年上半年曾兩度來到中青報社尋求媒體關注未果,于2014年7月第三次進京上訪時在中青報社門前集體喝農藥。事發(fā)后,國家信訪局、住建部等部門也迅速組成中央聯(lián)合督查組赴涉事地展開調查。 一份事發(fā)現場發(fā)現的申訴材料顯示,這7人系2013年泗洪縣旗桿莊和大修廠危舊片區(qū)改造工程的拆遷戶,因項目拆遷補償過低而上訪。材料聲稱,該項目在推進過程中存在諸多違法行為,而他們還曾在上訪過程中被關進“黑牢”。 據調查,涉事的兩個改造項目房屋征收補償標準為2300-2500元/平方米,但項目周邊的新商品房價格已達3000-3400元/平方米,引發(fā)了一些拆遷戶不滿。 記者還了解到,這7名上訪喝農藥者的被征收房屋中,有相當一部分用于經營鹵菜、糕點、美容店等項目,他們稱房屋被征收后家庭收入將受影響,但政府未對此進行補償。經查,這兩個地塊違反了我國關于建設用地使用權須“凈地”出讓的規(guī)定,在“毛地”狀態(tài)就被出讓;土地出讓后,征收房屋調查登記結果公示還未完成,拆遷工作就啟動了;甚至還有個別房主對協(xié)議仍存在異議,房屋卻被有關部門強制拆遷。 一位縣領導解釋稱,改造地塊多為危房,缺乏配套設施,百姓改造意愿強烈,強拆是不得已為之。同一拆遷范圍內的孫何社區(qū)居民高郁光也證實,該區(qū)域一下雨就污水橫流,大多數居民都盼著拆遷,自己在征收公告公布后不久就搬走了!俺鍪乱院蟠蠹叶己苷痼@,他們維權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該拿生命當兒戲。” 赴省上訪卻遭“半路截訪” 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13年以來,這7名訪民就補償問題,通過寫信、走訪和網上投訴等方式正常信訪達29次之多,但矛盾沒有解決反而被激化。 2013年9月23日,11名涉事項目拆遷戶在江蘇省信訪局正常上訪時,被泗洪縣駐省局接訪中心值班人員在接訪中心外攔下并通報了青陽鎮(zhèn)。青陽鎮(zhèn)連夜派員將他們帶至泗洪縣某賓館挨個談話,直到簽訂協(xié)議后方準離開,有人滯留時間超過24小時。多名上訪人表示,在這種情況下簽訂的協(xié)議違背其真實意愿。今年6月,有6名當時被扣留的上訪人向泗洪縣法院提交訴狀要求撤銷所簽協(xié)議,其中4人為本次喝農藥事件當事人。 據督查組調查,對于這7名上訪人的數次信訪,國家、省、市信訪部門均及時向地方進行了交辦,但作為信訪事項處理責任主體,泗洪縣住建局和青陽鎮(zhèn)政府卻始終未能正面回應信訪人訴求,只是進行簡單答復,矛盾就此升級。 在信訪之路不通的情況下,上訪人開始尋求媒體幫助。曾與這7人一同上訪的一位拆遷戶說,今年3月和5月,他們兩次到中青報社遞材料卻一直石沉大海,“其實第二次去我們就有喝農藥的想法了,只是最后放棄了行動”。 2個月后,這7人沒和家人打招呼也沒帶手機,集體從村里“消失”了。直到新聞鋪天蓋地而來,大家才知道他們又去了中青報,并倒在了報社門口。 泗洪縣14名干部受到處分 記者28日從國家信訪局獲悉,經過調查,訪民反映的江蘇省泗洪縣有關部門在2013年舊城改造項目中確有違規(guī)問題,目前涉事地泗洪縣縣委書記、泗洪縣常務副縣長等14名相關責任人被處以黨紀政紀處分。 另據北京警方消息,7名喝農藥上訪人員身體已無大礙,目前均因涉嫌尋釁滋事被刑拘。關于此事的更多內情,有關部門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
![]() 荊州網警報警崗亭 |
![]() 網絡經濟主體信息 |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
![]() 涉仿冒詐騙類網站平臺舉報專項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