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䴙䴘又名水葫蘆,因體形短圓,在水上浮沉宛如葫蘆而得名。主要分布于古北界和東洋界。體較小,翅長約100毫米,前趾各具瓣蹼;上體(包括頭頂、后頸、兩翅)黑褐而有光澤;眼先、頰、頦和上喉等均黑色;下喉、耳區(qū)和頸棕栗色;上胸黑褐色、羽端小䴙䴘外形蒼白色;下胸和腹部銀白色;尾短,呈棕、褐、白等色相間。平時棲息于水草叢生的湖泊。食物以小魚、蝦、昆蟲等為主。性怯懦,常匿居草叢間,或成群在水上游蕩,極少上岸,一遇驚擾,立即潛入水中。繁殖期在蘆葦叢等隱蔽處,以水草營造浮巢。發(fā)現(xiàn)有人或掠食動物來到巢穴附近后會將巢中的卵用雜草等蓋住,以防止被掠食動物發(fā)現(xiàn)。一窩卵4~8枚,幼鳥頭部具有鮮明的黑白色條紋,在學(xué)會潛水前主要依靠成鳥提供小魚、水生昆蟲等食物。小䴙䴘幼鳥易受到夜鷺、大型食肉魚類襲擊。
Baidu 發(fā)表于 2015-7-13 13:02
那里的水鳥蠻多。
論壇管理 發(fā)表于 2015-7-13 16:07
湖面有這么美
遠(yuǎn)逝的風(fēng) 發(fā)表于 2015-7-13 18:56
鸊鷉(piti)鳥名,略像鴨
歡迎光臨 江陵網(wǎng) (http://www.shzhaxx.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