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晚,市民王先生和朋友在津匯吃完飯,打算用打車軟件叫輛出租車回家,誰知半個多小時,快的、嘀嘀兩個打車軟件都試了,要么是無法發(fā)送打車訂單;要么是發(fā)送了訂單,但沒有司機應(yīng)答,“我們是在津匯一樓麥當勞坐著等的,誰知道旁邊有另外兩對情侶也在叫車,和我們一樣一直不成功,我聽見他們一直在說‘怎么還沒有司機搶我的單’!
王先生剛開始以為訂單太多,就選擇了加5元小費,還是沒有司機應(yīng)答,“最后我取消了小費,告訴自己,再試一次,不行就算!边@一試成功了,上車后,王先生和司機交流起來,司機也說:“今天晚上這兩家系統(tǒng)有問題,我們這邊光能聽見乘客叫車,但就是搶不上。”比王先生更悲催的是他的朋友劉先生,“我朋友說我叫到車之后,他又等了十幾分鐘,還是沒有司機接單,最后坐地鐵走的。他從地鐵站出來再打車回家,成功了,司機也說,晚上系統(tǒng)有故障,剛恢復(fù)正常!
昨日11時左右,記者也用打車軟件叫了一輛車,司機張師傅表示:“不僅昨晚兩個軟件出現(xiàn)過故障,今天上午也有故障,8點多之后,有一個軟件就不好用了,我都給關(guān)了。”“給補貼挺好的,要是系統(tǒng)不給力,補再多也享受不了!背鲎廛囁緳C王師傅表示。
還有出租車司機表示,注冊了司機端,但始終無法搶單。市民高女士稱自己的老公是出租車司機,“最近他也安裝了打車軟件,但安裝之后還是無法搶單。我通過客服電話、QQ等多個渠道咨詢,電話始終打不進去,其他渠道一直沒有人搭理我,打車軟件火了,配套服務(wù)也得跟上啊。”
“打車”背后是移動支付之爭
打車軟件的你爭我搶看起來是快的、嘀嘀的戰(zhàn)爭,但其實用阿里巴巴和騰訊的戰(zhàn)爭來形容更準確。事實上,這次并非是兩家首次“交手”。粗略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阿里和騰訊從去年至今,先后在移動社交、手機支付、理財、游戲等多個領(lǐng)域“交手”。“這場打車補貼之戰(zhàn),背后其實是雙方在移動支付領(lǐng)域的戰(zhàn)爭!睒I(yè)內(nèi)人士表示。
歡迎光臨 江陵網(wǎng) (http://www.shzhaxx.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