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快35里 ,或是你都快40了,或是你都快90了。的確,我們很多人都給自己的一生做出了一些標注,在某個時刻,我們該結婚了,該成家了,或是該成為精英會的一員了。有個指導路線的確不錯,可是僅因為日歷表上的某個時間要到了就決定訂婚,卻只是一種因為某種害怕而做出的行為。要是你結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不脫離某種人生軌道(什么時間干什么事),或出于“過了某個時間就是‘失敗’”的陳舊觀念,那么,結婚就不是你的真正想法。也很可能無法估量你結婚所付出的及所得到的——更不用說估量你的潛在伴侶以后給你帶來的真正影響。
你害怕要是現(xiàn)在不作出承諾,對方會離你而去。 你又再次出于避免應付那些你所害怕的事而訂婚,卻不是為了擁抱你所知道的美好未來,這決不能成為可以說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也許對方一直在強烈暗示他/她想現(xiàn)在就訂婚,亦或者甚至是最后的通牒。但是你得給自己時間考慮自己的感受。就因為你愛的那個人恰巧和你交往了,你就得陷入認可某些進展的太快——或是發(fā)生的太多的事情的危險之中嗎?這對你們雙方來說,都不怎么公平。
僅僅是因為有人在大屏幕鏡頭下問到此事,而你又不好意思說不。 在充斥著社交媒體的今天,精心設計的求婚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有些潛在的新郎也確實連求婚這樣的事都像婚禮策劃師請教。理所當然的,這樣的大場面可以呈現(xiàn)他們自己的生活,而且此刻不從中作梗的社會壓力也確實很強大。連你自己都可能深陷其中,想以“我愿意”這樣的美妙一嘆及飽含深情的一抱來完成值得在臉譜上轉播的視頻(肯定會有人在錄像的)?梢沁@一求婚寫在紙上給你,然后不需你在24小時內作出答復,你會不會感覺不一樣呢?在回復要和你對過余生的對象之前,一定要保證你所考慮的時間及所思考的內容至少要和你是否要買那輛車一樣多(可能還要更多一些。)
你的朋友中,就你還是單身。 那肯定會處于相當難的困境當中,還會讓你反思自己的人生目標以及結婚的時間。肯定會有人是最晚結婚的那個(恰巧就是你),你可能會覺得自己正失去那些要結婚的朋友,而這可能會讓你情緒低迷?蛇@也不能說明結婚自然會比單身好啊。你最后一個單身朋友說“我愿意”時,你恰巧有個約會的對象,然后你就和他/她邁入了婚姻的殿堂,這的確是在賭博。你確實認為周二晚上,隨便和一個人結婚就比單身強嗎?和婚姻顧問聊聊吧(或者和你那些婚后沒幾年就不幸福的朋友聊聊。)
你迫切計劃著結婚。
在拼趣網(wǎng)的時代,人們著迷于發(fā)布生活照像是瘟疫一樣蔓延。也許你迫不及待的想在古老的黑板上用復古的字體拼出“歡迎來參加我的婚禮”;也許你已經(jīng)存了19張野花的照片,它們在你婚禮的花束中定會獨一無二。也許——要是你承認的話——比起那個手托戒指的人,戒指本身會讓你更激動興奮。你之前也聽過,但是的確值得你再思考一下:婚禮后的50年肯定會比婚禮這6個小時多得多。要是和真實的對方(接下來的幾十年中,他用過的餐盤都會出現(xiàn)在你的洗碗槽中)比起來,你想的更多的是如何發(fā)一張完美的婚禮接吻照,那你最好還是再多想想吧。
父母一直在給你施壓。
還可能是你的同事或是兄弟姐妹在給你施壓。也許你還想讓你的祖父母能夠看到婚禮的舉行,你覺得可不是只有自己在變老。也許你只知道這更會讓你的父母覺得你真的長大了,“也安定下來了”?墒敲鎸θ绱酥匾臎Q定,你到底是在為誰做出選擇呢?
一直和父母住一塊,似乎到了做下一步的時間了。
是否是因為婚前與父母住一起而導致婚后離婚率較高,對這一話題的研究比較復雜,還極可能困惑與年齡及教育情況。和父母擁有共同目標,大家也都高度認可雙方關系,住在一起可能還真的有好處?墒且桥c父母關系出了問題,想象一下要將自己抽離出來會多么難,即便是邏輯上的。也許不是聆聽對方講出問題或是分開一段時間,而是直接沖向結婚,因為孩子們除了家無處可去,而且這種抽離方式也沒什么阻力。這正是你檢驗結婚原因的另一個方面。可這一原因不會像是音樂播音員或是無尾禮服那樣容易消釋。
你想立刻要個孩子,而對方卻不適合和孩子們生活在一起。
生育力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重要方面,我們說40或40開外再生孩子多么“容易”,這一誤導性的傳播真的傷害了女人,也同樣傷害了男人。盡管如此,要是和一個只能說是“算得上好”的人生孩子,就為了傳宗接代,然后就做出了一生的婚姻承諾,而缺乏長期內心真誠的互容,婚姻很快就會讓你心碎。對孩子來說,夫妻間的沖突,抱怨及懊悔,肯定也不是什么好兆頭。要是你想當父母的愿望就是在夫妻間過分的制造問題,那你最好甩掉想成為父母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