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1-10-13 16:10 |
---|
簽到天數(shù):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小編
 
- 積分
- 240926
|
QQ截圖20160111095414.jpg (29.45 KB, 下載次數(shù): 9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11 09:53 上傳
“一進臘月門,便有過年來”。10日,我們迎來農歷十二月,也就是民間俗稱的“臘月”。民俗專家表示,一進“臘月”,“年”以倒計時的腳步臨近,人們開始“忙年”了。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林愿介紹說,十二月為一年的最后一個月份,俗稱為歲尾,有臘冬、臘月、冰月等30多種稱呼。其中,人們最熟悉和熟知的當屬“臘月”。
林愿解釋說,之所以叫“臘月”,是因為“臘”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百神的“祭”名,有“冬至后三戌祭百神”之說,即每逢冬至后的第三“戌日”,南北朝時期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先民都要獵殺禽獸舉行大祭活動,拜神敬祖,以祈福求壽,避災迎祥。這種祭奠儀式稱為“獵祭”。
因“臘”與“獵”通假,“獵祭”遂寫成了“臘祭”,因而年終的十二月被叫做臘月。此風俗起源于秦漢時期,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下令制定歷法,將冬末初春新舊交替的十二月稱為“臘月”,十二月初八日叫“臘日”。
在專欄作家、民俗研究者由國慶看來,從臘月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忙年”了,人們開始忙著寫春聯(lián)、剪窗花,趕集買年畫、彩燈、鞭炮、香火等,陸續(xù)為春節(jié)作準備。
由國慶表示,廣義地說,過年應該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甚至可以說從喝臘八粥就開始了,一直要過到正月十五鬧花燈才算結束。老百姓過年,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緊湊而有條不紊。
“二十三祭灶關,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拐豆腐,二十六割塊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貼窗花,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捏餃子!边@首民間流傳甚廣的民謠道出了忙大年的忙碌程度。
如此忙綠的臘月,人體更需要更多的能量來御寒,那么在寒冷的冬季我們應該多吃那些食物好呢?天氣更加寒冷,人體的血管遇冷收縮后容易導致血壓升高,此時的飲食也偏于高熱量、高脂肪,容易導致血糖和血脂偏高。這時,千萬別忘了冬日的看家“三冬”—冬瓜、冬棗、冬甘蔗。
冬瓜——降低血糖
冬瓜的膳食纖維很多,可幫助降低血糖,還能降低體內膽固醇,降血脂。冬瓜鉀鹽含量高,鈉鹽含量低,對高血壓患者而言也是不錯的食療佳品。
冬棗——提高人體免疫力
冬棗營養(yǎng)價值為百果之冠,有“百果王”之稱。冬棗含有天門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等19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維生素C含量尤其豐富,可提高人體免疫力,預防感冒。此外,它還含有豐富的糖類以及環(huán)磷酸腺苷等,能減輕各種化學藥物對肝臟的損害,有效保護肝臟。
冬蔗——補血潤燥
能補血潤燥,不但提神,還能清熱、下氣、補肺益胃。甘蔗含有大量的鐵、鈣、磷、錳、鋅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鐵含量特別多,素有“補血果”的美稱。入冬后,很多上班族常會感到頭暈嗜睡,反應能力下降,這時吃些甘蔗就大有益處。
怕冷的你,鐵和鈣要補起來
怕冷與缺少鈣和鐵有關。人怕冷與機體攝入某些礦物質較少有關。如鈣在人體內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血液中缺鐵是導致缺鐵性貧血的重要原因,常表現(xiàn)為產熱量少、體溫低等。因此,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可提高機體的御寒能力。含鈣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帶、紫菜、貝殼、牡蠣、沙丁魚、蝦等;含鐵的食物則主要為動物血、蛋黃、豬肝、黃豆、芝麻、黑木耳和紅棗等。(荊州之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