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1-10-13 16:10 |
---|
簽到天數(shù):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小編
 
- 積分
- 240926
|
640 (2).jpg (354.39 KB, 下載次數(shù): 8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6-20 09:29 上傳
荊江大堤郝穴段707+800處護堤坡中驚現(xiàn)《重建鎮(zhèn)安寺記》古石碑,從石碑文中得知,郝穴川瀆宮的匾額“詡靈川瀆宮”五字是湖廣總督林則徐題寫。
【江陵記憶】林則徐郝穴題匾額 謝 川
提起林則徐,人們自然想起虎門銷煙的民族英雄林則徐,他是中國近代史上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杰出的民族英雄,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殊不知這位林大人也曾來到江陵郝穴視察堤防工程,落實防洪抗災措施,并題寫“翊靈川瀆宮”匾額一塊,以乞求神靈保護荊江兩岸的百姓。
林則徐到郝穴視察,目前尚未在史書上查到,但新近發(fā)現(xiàn)的古碑《重建鎮(zhèn)安寺記》上面有明確記載。古碑作者是時任荊州知府唐際盛。碑文上刻寫著“前制軍林文忠公題有翊靈川瀆宮,額丹雘而新之顏”。意思是:已去世的前湖廣總督,欽賜謚號林文忠公題寫有“翊靈川瀆宮”,我今天將林文忠公的匾額重涂丹雘,粉刷一新,掛在川瀆宮大殿上。
考林則徐做官歷經(jīng)近四十年,走遍全國十三省,除了禁煙壯舉中外馳名外,他還是一個治水能臣,他的足跡踏遍了江、河、淮、漢以及江南湖泊。據(jù)史書上記載,林則徐曾兩次在湖北任地方官。第一次是道光十年(1830年)任湖北布政使。第二次是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三月初五到武昌任湖廣總督(制軍)。當年六月,荊江水潰致災,林則徐即時到荊州查看災情,了解荊州歷年來的水災情況。
林則徐認為,湖北地勢是四方諸水匯聚之地,半系濱河臨漢,民生保險,全賴堤防。加之“堤防單薄,經(jīng)費困難,防護缺工”,是致災的重要原因,因此提出防洪、排澇是治水的關鍵,他著重治理長江中游荊江段堤防,提出“與其補救于后事,莫若籌備于未然”的策略。重點整治湖北地方江堤的修筑工作,制定了《修筑堤工章程十條》和《防汛事宜十條》,并公布于眾,以防怠政官員不作為和豆腐渣工程。同時根據(jù)歷年來的災情,把堤防按類分為最險、次險、平穩(wěn)三類,對最險堤塍要重點加強整培。
萬里長江,險在荊江,荊江最險段就在郝穴這一帶。史書記載:康熙二年,江陵大水;三年,江陵郝穴堤潰,洚洞滔天;十五年,江決郝穴,江陵、監(jiān)利以下皆水,民多死者;二十年夏五月,江決黃潭,田廬淹沒,人民死者無算;三十五年七月,黃潭堤決,江陵大水;五十三年,江陵文村堤決;雍正十一年,郝穴三閭祠堤決;道光二年,江陵大水,郝穴堤決;六年江陵大水,文村下吳家灣堤潰:七年,大水,蔣家埠,吳家灣堤潰……從災情頻度看,江陵郝穴無疑是最險處,是防洪的重點,歷代官員都是非常重視的地方。
作為治水能臣的林則徐,每事“即以親身調(diào)查、親自臨場、親自檢驗為己任,極少假手聽任唱報。”所以林公到最險處的郝穴勘視堤防,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根據(jù)林則徐年譜記載,道光十七年六月,荊江水勢異漲,超過歷年最高水位。林公立即來到荊州落實防患措施,通令防汛人員,勘明水位漲落尺寸,隨時填報。林公自己也來到最危險的地段郝穴視察,題寫匾額應該就是這個時候。
古人防洪抗災,除了修整堤塍外,也仰望神靈保佑,正如唐知府在碑文中寫到“浪靜波恬天也,土培石磊人也,而保江佑民則惟神是賴”。意思是,讓長江風平浪靜要靠老天爺;大堤用土培石磊加固要靠人工;而保江佑民只能依賴神靈了。林總督到郝穴,著重察看了最險處的堤防工程后,來到了供奉水神蕭公的川瀆宮,進行了一番祭祀活動后,題寫了“翊靈川瀆宮”五個大字,并制成匾額懸掛在神殿大廳上。
二十二年后,荊宜施道臺、荊州知府唐際盛在郝穴重建鎮(zhèn)安寺和川瀆宮時,將林文忠公的匾額重新粉刷一新,再次掛在新建的川瀆宮上,并鑄造鎮(zhèn)水神獸角端(鐵牛),矗在大堤上,乞求神靈保佑 。
今天,我們已看不到古建筑鎮(zhèn)安寺和川瀆宮,唯一能見證這段歷史的只有鐵牛角端和嵌在江堤上充當護堤坡《重建鎮(zhèn)安寺記》的古石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