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国产强奷三完整,亚洲国产99在线精品一区欲臀,欧美三级中字在线观看,孩交精品乱子片免费

    1. 江陵網(wǎng)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微信扫码登录

      查看: 764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年逾花甲憶開學:沒有歡樂只有愁,還有母親苦澀的淚水

      [復制鏈接]
    2.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1-10-13 16:10
    3. 簽到天數(shù):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6萬

      社區(qū)幣

      小編

      Rank: 8Rank: 8

      積分
      24047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9-9-6 10:11:00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九月最熱門的話題,乃是《開學第一課》。且看近日電視和報刊等諸多媒體,從不同角度的在陸續(xù)報道。由此,激起我想寫一篇有關開學文章的沖動。對于花甲已過的我來說,不是湊熱鬧,也不是趕時髦,只是想到了我們那時歷經(jīng)開學的些許記憶,略帶辛酸,亦盛滿母親苦澀的淚水。

      每個人從上幼兒園到小學,再從初中到高中……都會留下開學第一天的深刻記憶。從現(xiàn)在的孩子們開學的第一天,較我們那時幸福多了。比如:新衣服,新書包,新本子等,如是說,一切“開學裝備”都是由父母親自來操辦。如今看到一個個孩子穿著漂亮的新衣,背著嶄新的書包,走進寬敝明亮的教室,不由地羨慕起來,思緒也不自覺地回到了我們開學的那個年代。

      我們兄弟姊妹七個,我在家排行老六,可稱是家大口闊。家父病故于70年代初,母親在一家街道企業(yè)上班,每月微簿的工資,既要開銷一家人的生活,又要供我們正在念小學和初中在家最小的姐弟三人讀書。

      那時在開學前,我們沒有樂,只有愁,生怕再不能上學念書了。我的三姐因家庭困難,小學畢業(yè)就沒有念初中了。記得我在念初一放寒假時,鎮(zhèn)上建筑隊正在招工,母親得知這消息后,問我愿不愿去學瓦工,看到母親企求和含淚的目光,我毅然點頭同意了。

      次日,母親把我?guī)У浇ㄖ爤竺橇擞,也參加了單位上班前的身體體檢,只等通知去上班了。當時我也沒多想,每天吃完飯,就偷偷跑到建筑工地,看著建筑工人提著石灰桶子爬高上梯,再一手拿著瓦刀,一手拿著磚頭,站在那里嫻熟地砌墻……

      那年我剛滿13歲,個頭也不高,心里暗暗下決心,一定要做名合格的建筑工人,為母親分憂,早日讓家庭走出困境。那個寒假連做夢都是站在又高又窄的跳板上,跟著建筑師傅們在一起砌墻。


      春節(jié)過后,準備去建筑隊上班的我,看到母親一手拿著我的成績單,一手拿著洗得干干凈凈的舊布書包,含著眼淚地說:“我跟建筑隊退信了,你今天去學校報名繼續(xù)念書吧!”當時我激動得跳了起來,從母親手中接過書包,連忙跑到同學家里,和他們一起到學校報了名。

      初二開學的第一天,老師不僅在課堂上表揚了我母親支持孩子念書的舉動,也希望我今后要好好讀書……這一天,是我學生時代最難忘的一天。

      1975年高中畢業(yè)后,積極響應“知識青年到農(nóng)村去,接受貧下中農(nóng)的再教育”的號召,隨著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的洪流,踴躍報名下鄉(xiāng)插隊了。但在1977年得知恢復高考的消息,我請假回家找了一摞課本清理,想帶到知青隊復習,準備參加高考。

      待母親知道后,堅決持以反對態(tài)度。她一邊把我的課本踢得滿天飛,一邊哭著說:“你父親死得早,我把你培養(yǎng)到高中畢就不簡單了,哪還有錢供你去讀大學。再說你下鄉(xiāng)都兩年了,快點返城參加工作,好跟我還外面欠的債……”

      我不由跟母親吵起來了,大聲地嚷著,讀大學,當教師,是我的夢想,誰也阻擋不了。話語即落,母親一下子坐在地上拽著我的胳膊又是打我又是罵,并嚎啕大哭地說,“我守寡撐起這個家,寧愿自已吃苦受累,沒有讓你們挨餓挨凍……”就這樣,母親的淚水,溶化了我的堅持,其大學夢,終于成為了我心中永遠的遺憾。

      說真的,好羨慕如今的孩子們,生活在蜜罐子里。以前我們想讀書,可是家里困難沒有錢。古詩曰:“少年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春游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钡脯F(xiàn)在的孩子感恩時代,珍惜時光。殊不知,原來曾經(jīng)的開學記憶,已經(jīng)在不經(jīng)意間消失,如今的開學記憶,已然成為鼓鼓的書包和行囊里滿滿的牽掛。

      歲月流逝,那個年代已離我們遠去,可那時的情景,也是不老的記憶,依然會時常出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雖說那時的物質(zhì)和文化非常匱乏,但我們每個學生的幸福度都很高,充滿著對知識的向往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悠悠五十余載,滄桑巨變,對那時候開學的記憶,不僅是對學校的眷戀,更是對時代的記憶。

      2019年9月2日寫于沙市

      作者簡介:袁丹銀、男、生于1958年、中共黨員、荊州市江陵人,湖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以笨拙之筆記錄點滴的生活,以敬畏之心雕刻思想的花朵,永遠放歌在文學的路上。閑暇之余,擅長詩歌、歌詞、朗誦詩、隨筆散文等,曾在報刊、電臺、網(wǎng)站發(fā)表文學作品千余首(篇)。

      發(fā)表回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網(wǎng)站地圖|關于我們|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