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1-10-13 16:10 |
---|
簽到天數(shù):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小編
 
- 積分
- 240690
|
1.jpg (21.26 KB, 下載次數(shù): 4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4-24 12:02 上傳
1.耳垢能防止耳朵發(fā)癢
耳垢的一個實際功能就是能對耳朵起到潤滑作用,就像眼淚能潤滑眼睛一樣。適量的耳垢能避免耳朵發(fā)干發(fā)癢。
2.掏耳朵弊大于利
這種黏性物質(zhì)是由具有潤滑作用的分泌物、脫落的皮膚細胞、污物和灰塵構(gòu)成的,大部分的耳垢能夠自行被清理出來。下顎的每一個動作(無論是說話或是咀嚼),都能將耳垢推出耳道,并不需要棉簽。實際上,試圖清理耳垢的做法弊大于利,很可能使耳垢被進一步推進耳道而不是被清理出來。大多數(shù)專家建議人們不要去理會耳垢,除非它影響到了你的聽力。
3.耳垢反映汗水味道
有些人的耳垢較濕潤,而另一些人的耳垢更干燥。如果你的耳垢呈現(xiàn)為白色片狀,這就意味著你的汗液不會那么難聞,因為這表明你體內(nèi)缺乏引起體臭的物質(zhì);如果耳垢呈暗色且發(fā)黏,這就意味著你的汗味兒很難聞。
4.耳垢因種族而異
美國費城莫耐爾化學感官中心的研究者發(fā)現(xiàn),與汗水一樣,耳垢中的化合物在不同種族之間存在著差異:能夠生成氣味的分子在白種人耳垢中的數(shù)量普遍高于東亞人。
5.壓力或恐懼會增加耳垢的分泌量
耳朵中有助于耳垢分泌的腺體被稱為大汗腺,而大汗腺(也稱頂漿分泌腺)也負責生成具有臭味的汗液。根據(jù)美國演講、語言和聽力協(xié)會的研究顯示,壓力會刺激大汗腺分泌汗液,也會讓大汗腺產(chǎn)生更多的耳垢。
6.“清水加棉簽”是最有效地清理方式
切忌不可用材質(zhì)較硬的工具去掏,更不要用蠟燭來燃燒耳垢,否則就會造成燒傷、耳道堵塞或鼓膜穿孔。如果一定要清理,在淋浴時,用少量的溫水清洗耳朵,然后用消毒棉簽擦干耳道,這樣會更安全、更干凈。
其他
常掏耳朵小心發(fā)炎
上理發(fā)店洗頭、掏耳朵已成為一些人的必選項目,瞇著眼睛,任憑洗頭小姐拿著棉簽往耳朵里轉(zhuǎn),發(fā)出“嗦嗦”的聲音,是件很享受的事?蓵r間一長,有些人的耳朵就不對勁了,外耳道開始發(fā)炎,有時甚至還有黃色的液體流出。耳鼻喉科醫(yī)生說,現(xiàn)在,理發(fā)店里掏耳朵掏出問題的患者太多了,差不多每天都有。耳朵的保健,你知道嗎?
耳屎是保護耳朵的防線
人們把耳朵的分泌物叫做“耳屎”,潛意識上,是把它當成了人體的廢棄物。其實,耳屎還有個學名叫耵聹,“它對耳朵有保護作用!庇嘘P(guān)專家說。
耳屎呈酸性,它使外耳道保持酸性環(huán)境,和耳道壁上的耳毛一起,抵御外部的細菌侵襲。頻繁掏耳朵,將耳屎一掏而盡,等于拆除了耳朵的外部防線,任由細菌侵入耳道和鼓膜,會引起慢性炎癥,出現(xiàn)耳朵疼痛、流膿的癥狀,嚴重的甚至會聽力下降。
常掏耳等于給細菌敞開了大門
健康的外耳道本身就有自潔功能。一味去掏,反而可能弄巧成拙,讓耳屎出不來了。”因為用棉簽掏耳朵,有可能不僅掏不出耳屎,還會將它們往里推,令耳屎不能自己排出。一旦洗頭、洗澡時耳朵不小心進了水,耳屎吸水膨脹,酸性的耳屎會腐蝕耳道深度的皮膚,引發(fā)炎癥。而且,經(jīng)常掏耳朵還會引起耳屎的分泌異常,耳屎可能越長越多,新分泌的耳屎會由原本的片狀變?yōu)樗樾紶,從而降低保護耳朵的能力。
最好不要自己掏耳朵,洗頭洗澡時濕了耳朵,最多只能用棉簽擦拭一下耳廓的位置。假如出現(xiàn)耳屎堵住耳道的情況,可以上醫(yī)院處理。耳鼻喉科醫(yī)生會在額鏡直視的情況下,用專業(yè)的鑷子將耳屎取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