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懶 2025-6-21 15:16 |
---|
簽到天數(shù): 1258 天 [LV.10]名揚(yáng)四海
管理員
站長大叔
   
- 積分
- 129524

|
mmexport1444288778398.jpg (47.54 KB, 下載次數(shù): 11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8 19:39 上傳
《湖北江陵之赤岸街》考:湖北江陵之赤岸街最早見于明末人孔自來撰寫的《江陵志余》,據(jù)《江陵志余》記載,元朝改荊州府為中興路,中興路治江陵,另在江陵東部設(shè)中興縣,縣治在赤岸,即現(xiàn)在江陵縣白馬寺鎮(zhèn)的赤岸街一帶。其實(shí)赤岸街最早建于南北朝初期。公元四世紀(jì)初,北方匈奴、鮮卑等少數(shù)民族入侵中原,西晉王朝滅亡,晉朝皇室及王公貴族紛紛逃亡江南,在南方建立了東晉王朝。為逃避北方胡人的殺戮奴役,一些原來居住在北方的漢族士族及其部曲也隨之南逃,形成了巨大的難民潮。待到東晉晉元帝在南方一帶站穩(wěn)腳跟之后,為鞏固自己在南方的根基,立即著手解決這些北方流民的安置問題,而當(dāng)時赤岸街的地理條件,成為理想的難民安置地。赤岸街南依長江,北枕漢水,東面大片湖泊,呈月牙形,與陜西山西之間的赤岸極為相似,因此而命名“赤岸”。
mmexport1444288791843.jpg (109.17 KB, 下載次數(shù): 10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8 19:39 上傳
赤岸街的第一次興盛時期應(yīng)為唐朝,F(xiàn)存的一些方言可作為佐證。如:稱這里、那里分別為“則個”“若個”,這是在唐詩、宋詞上使用最廣的詞語。還有稱“鞋溜”為“葉拔”。還有一些現(xiàn)在語言讀訛了聽起來很土,其實(shí)原本是相當(dāng)文雅的古文言的如:稱不明事理之人為“二黃”,實(shí)則此為一歇后語。“二簧”乃八調(diào)之一,八掉了當(dāng)然是“亡八”,“忘本了”的諧音。后來以訛傳訛,變成了老鴇的老公。借錢稱“左”,一般古時寫借據(jù)錢數(shù)寫在左邊,避諱直言“借”。等等不一而足。
mmexport1444288781062.jpg (52.11 KB, 下載次數(shù): 10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8 19:39 上傳
mmexport1444288787580.jpg (74.59 KB, 下載次數(shù): 10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8 19:39 上傳
那為什么史書上既少有記載而又缺乏文物考證呢?其主要原因是:
沒有那一次戰(zhàn)亂不使赤岸街毀滅一次的。赤岸街毀滅很容易,人一殺,房子一燒,一個星期就完了。最近的一次毀滅是一九四一年,聽老人講從畢家牌樓到李家店,近兩公里的住戶與店鋪,七天七夜被日本人燒得精光,所幸的是大多數(shù)人都躲進(jìn)了永興湖,被殺、奷的人不多。赤岸街興建起來卻比較困難。她地處平原腹地,面臨廣大湖區(qū),是一典型的商品集散地。毀滅后人逃了,財產(chǎn)沒了
mmexport1444288799243.jpg (68.88 KB, 下載次數(shù): 10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8 19:40 上傳
只有等到下一次移民,還要較長時間的富足、發(fā)達(dá)。據(jù)說,現(xiàn)在的赤岸街人除曾姓一家外,都是外地移民。唐末的黃巢起義對赤岸街人是殺得最徹底的,人們躲進(jìn)湖里水中、用荷桿呼吸都未能幸免。不知是哪一位將軍發(fā)明了“見荷一刀”的殺法,將赤岸街人幾乎殺絕,只有曾姓一對兄妹躲在一片荊棘中幸免遇難,延續(xù)了赤岸街的煙火,才使得有些古地名及傳說得以流傳至今。
mmexport1444288794722.jpg (45.91 KB, 下載次數(shù): 10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8 19:40 上傳
赤岸被稱為“街”應(yīng)該是在宋末。聽說地方上只有當(dāng)出了“娘娘”和“狀元”才能稱“街”,不管多富有、繁華都不能稱街。周圍 被稱街的有赤岸、沙崗、張金、郝穴。赤岸出過狀元,沙崗出過娘娘。這些史書上都沒有記載。我想是不是某一位皇族后裔逃難于此,開科取仕,納后蓄宮。沙崗有無古跡我不了解,但赤岸街確有狀元古跡可尋:地名--畢家牌樓、狀元府--上世紀(jì)五十年代我叔父在赤岸街小學(xué)讀書時都爬過狀元府的墻腳,在白娘娘廟一帶。有關(guān)狀元和娘娘的存在時間都很短暫,命運(yùn)基本相似--不懂游戲規(guī)則,得罪了權(quán)貴,被滿門操斬,空留下一些美麗的傳說。什么“千根柱頭矗立,萬根檁子作梁;風(fēng)掃地,月點(diǎn)燈,滾滾溜溜自關(guān)門”,“八十人砍柴燒火”,“兩條船走水吃鹽”,“一根燈柱幾百兩”。分別指的是無門茅草屋,八十歲的老母砍柴燒火,二只鴨子下蛋換鹽吃和讀夜書時油燈沒處放由師娘掌燈。正常情況下哪來這樣的狀元?
mmexport1444288802075.jpg (96.47 KB, 下載次數(shù): 1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8 19:40 上傳
(傳說中的石人石馬)
mmexport1444288806330.jpg (79.41 KB, 下載次數(shù): 1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8 19:40 上傳
(石人石馬曾經(jīng)被盜賣外省,被江陵縣公安局追回)江陵縣白馬寺鎮(zhèn)陳崗村四組,國家二級文物、“石人石馬淵”的一尊石馬 2月22日晚被盜走,當(dāng)?shù)卮迕駸o不對此感到震驚和氣憤,記者昨悉,日前,江陵縣公安局民警赴山東省菏澤市,成功將盜取石馬的7名犯罪嫌疑人抓獲。
“石人石馬淵”是陳家的先人“陳都堂”從明朝傳下來的,至今有400多年的歷史。“陳都堂”名陳錠,出生在江陵縣,官至明朝嘉靖年間南京督察院右都御史。陳錠告老回鄉(xiāng)7年后去世,享年67歲。當(dāng)年3月15日,明世宗朱厚聰遣湖北布政使司右參政御祭,并賜造墳費(fèi)用,工匠銀100兩,工價銀100兩,于陳府宅明塘旁御賜石器5對
(石人、石馬、石獅、石狗、石柱各1對),用來布置祭場,鎮(zhèn)守墓地以示殊恩。從此,明塘又稱石人石馬淵,一直沿襲至今,其中石馬重達(dá)4000斤。
2012年2月22日晚,石馬被盜,引起江陵縣公安局領(lǐng)導(dǎo)的高度重視,該局派民警仔細(xì)勘查現(xiàn)場并走訪周邊村民,最終根據(jù)現(xiàn)場車痕和作案手法,排除了就近盜竊的可能,認(rèn)為這是團(tuán)伙作案,嫌犯已經(jīng)潛逃。
通過秘密偵查掌握線索后,3月9日,該局民警赴山東省菏澤市將盜取石馬的犯罪嫌疑人劉某、王某(均為山東省濟(jì)寧市人)等7人抓獲,破獲了這起盜竊文物案。
經(jīng)查,2月22日,劉某等7人流竄至江陵縣白馬寺鎮(zhèn)陳崗村,經(jīng)過商議,他們將黑手伸向了該村的文物,夜晚用車把石馬盜走,后將其運(yùn)往他處。
目前,此案仍在進(jìn)一步審訊中,文物石馬近日將被運(yùn)回江陵。
據(jù)七旬老人陳新銅介紹,“石人石馬淵”的石人、石馬,是陳家先人“陳都堂”從明朝傳下來的,至今有400多年歷史!瓣惗继谩泵愬V,出生于此,明朝嘉靖年間官至南京督察院右都御史。
陳錠告老回鄉(xiāng)7年后去世,享年67歲。當(dāng)年3月15日,明世宗朱厚聰遣湖北布政使司右參政御祭,并賜造墳費(fèi)用,工匠銀100兩,工價銀100兩,于陳府宅明塘旁御賜石器5對(石人、石馬、石獅、石狗、石柱各1對),用來布置祭場,鎮(zhèn)守墓地以示殊恩。從此,明塘又稱石人石馬淵,一直沿襲至今,也是全縣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
22日晚,那尊白色石馬卻被盜了。隨后,村民向當(dāng)?shù)鼐綀罅税浮4逯愔Q,5年前,就曾有福建商人出100萬元購買“石人石馬淵”,遭拒后,“石人石馬淵”的一只石狗,于去年6月被盜。
赤岸街曾經(jīng)繁榮過是不容置疑的。從現(xiàn)存的古跡和古地名看,她的范圍、規(guī)模都相當(dāng)可觀:從畢家牌樓到李家店近兩公里,從方家垱到頭陀寺近一公里,這是主街。一東西,一南北。另一條向東北方向沿高臺子、田家崗、赤岸崗到望東樓近三公里。赤岸市心土地廟在赤岸街與望東樓的正中間,這說明后一條街也曾經(jīng)繁榮過。西晉時期佛教東漸,在赤岸街留下不少古跡和傳說!吧嫌薪鹬、金果,下有彌勒、頭陀”就是指赤岸街作為中興縣的縣治時佛教寺廟的范圍,F(xiàn)在赤岸街尚存的寺廟有:錦奚山、頭陀寺、飛來寺、白娘娘廟。還有一些建筑原來也只存在于街上的:戴家祠堂、鄭家祠堂、黃家祠堂。還有些古地名:上街、中街、下街、北場口,畢家牌樓、夜吾樓、望東樓。復(fù)興湖、興冀湖、永興湖則養(yǎng)育著這一湖濱之市。在赤岸市心土地廟周圍有毛園、鄧園,在畢家牌樓附近有馬場園。湖區(qū)少馬,根本不需馬場,這更進(jìn)一步佐證北方移民建立了赤岸街。
如果曾氏真是從唐朝下8幸存下來的唯一土著,那么說明吾族族譜驚人準(zhǔn)確!(網(wǎng)友 水煮大白菜 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