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aad1b5345d8d5ff0a92621baa140466.jpg (147.88 KB, 下載次數(shù): 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10 10:19 上傳
年關嗜甜芝麻糖 文/袁丹銀
一到年關前后,總喜歡細數(shù)和懷念童年的味道,吾輩有些“嗜甜”,那就是難忘的芝麻麥芽糖。我們江陵地方俗語,管它叫芝麻糖。
古人說,“甘之如飴”。作為植物種子發(fā)芽時產(chǎn)甜,稱之為“飴”,用它做的食物沒有那種齁感。我們以前吃的芝麻糖,先將麥芽熬成糖,再用傳統(tǒng)的純手工制作。一根根像手指粗,拿在手上方便,小孩子都愛叫芝麻棒、芝麻棍,吃起來香甜酥脆。
曾追過的“換糖人”不見了,但扁擔上挑著的“芝麻麥芽糖”偶爾還能吃到。小時候,我們手里很少有零花錢,都是以物換糖。當年只要聽到走街串巷鐵片敲得“叮咚”響,是我們最熟悉和親切的聲音。小時候,物質產(chǎn)品比較匱乏,對于饞嘴的小孩子來說,沒有像今天這樣有琳瑯滿目的零食可以滿足,那時候能吃得到的零食寥寥無幾。
于是,我們爭先恐后地拿著積攢的牙膏皮、還有家里的破銅爛鐵……飛快的奔跑著去兌換。當芝麻糖一到手,就迫不及待地咬起來。于記憶中,黏黏的麥芽糖,沾滿了小手,甜住了小口,滿足的感覺,也隨之如潮水般地涌來。
最難忘記,是那流動而鮮活的畫面:一位年過半百的鄉(xiāng)下大伯,一根布滿歲月痕跡的扁擔,一邊挑著兌來的廢品,一邊挑著堆滿芝麻塘的竹筐,用白色的紗布或玻璃罩著……至今記憶猶新。
吾輩懷念小時候,更懷念這一口芝麻麥芽糖。當一口咬下去,有飽滿、完整、硬朗又軟韌香糯的口感,一根放進嘴里,顆粒的脆爽融合細膩的清甜,越嚼越香。每一根香、甜、酥、脆,外面裹滿芝麻。每一根芝麻糖中間是空心,還有很多個小孔,兩端封口不通氣,這些小孔帶來的松脆感,最讓人著迷,好像藏著什么秘密。
那時候,家里每年吃的芝麻糖,都是外婆親手做好,從監(jiān)利縣程集古鎮(zhèn)步行送到郝穴。佩服外婆一雙三寸金蓮小腳,從趕早出門要到傍晚才到,走那么遠那么長的路,真的不簡單。還帶來米子糖、姜糖等,都是我們最愛吃的。小孩子本就愛吃糖,因為糖總是甜的,相對于其它糖而言,麥芽糖屬于糖上加糖,甜中加甜的上品。
故此,麥芽是芝麻糖的靈魂。一根圓圓的、長長的芝麻糖,從哪頭下口都很甜。相比較絕大多數(shù)有餡帶皮的餅而言,占有絕對的優(yōu)勢,是孩子眼里名副其實的最好零食。若簡單的看來,芝麻糖無非就是麥芽、糯米和芝麻的組合。但看似簡單的“配比”卻頗含學問。若芝麻放多了,就會香味有余而甜味不足;若麥芽糖放多了,就會甜味有余而香味不足。只有“配比”合適,兩相得宜,吃起來才爽口怡神,余味無窮。
據(jù)我外婆講,在鍋里炒制柴火太旺,會丟失咀嚼時蓬松的空氣感;炒制后壓太松,又不易成型,力道過大,又會變得生硬木訥。純手工的活,辛苦,卻也更得人心。其實,炒糖是考驗手工的關鍵步驟。火候大了會糊,攪拌快了又會減弱糖的韌勁。憑借經(jīng)驗去掌握火候,麥芽糖才能清亮又無焦糊味。
記得有次寒假去三舅家玩,看外婆站在灶臺,鍋鏟來回攪動,隨著溫度升高,翻滾的糖稀冒著泡泡,密集而此起彼伏,揮發(fā)出一股特有的甜味,直灌心田。然后,看到剛做完的芝麻糖,順手撿幾塊,哪怕是掉下來的“邊角兒”塞到嘴里, “咯嘣咯嘣”地嚼著,閉上眼睛細細品味,松脆香甜,嘴里滿溢的是香甜,心里洋溢的是幸福。長大后才明白,做芝麻糖的虛實結合,動靜皆宜,這就是屬于中國人的哲學。
數(shù)著遠去的時光,尋找記憶里的真味。好想回到從前,咬一口芝麻糖,做一天的小不點,醇甜脆勁不粘牙,天真可愛不知愁。一手拿著芝麻糖往嘴巴送,一手接著酥酥掉落的芝麻,暖暖的太陽照在了身上,甜甜的麥芽,香香的芝麻,留在了心里。
說實話,兒時吃過的糖中,徘徊在家庭購買力之內(nèi),有點檔次的要數(shù)芝麻糖。現(xiàn)今時代,慢下來的生活對我們來說,是渴望而又奢侈的。這些年,我買過好多次麥芽糖,有的光脆沒嚼勁,有的甜到膩了,又沒有麥芽那么香。真正屬于純手工的芝麻糖,童年的味道沒有了。
麥芽糖,是中國人很早就利用的糖,歷史可追溯到3000年以前,吃下之后,又似有回甘,這種慰藉和安然,大概是一般糖類、糖果難以做到。父輩常說,傳統(tǒng)手工制作的芝麻麥芽糖,性溫味甘,脆硬甜度皆適中,咬一口,口腔中滿溢著醇厚,溫潤,甘甜,既能驅寒暖身,又不會產(chǎn)生膩的口感。
從小麥發(fā)芽時開始制作,慢慢熬煮,麥芽和糯米中的淀粉轉化為糖,一股清香伴著熱氣在廚房里徐徐散開,從點點滴滴到汩汩而流。一入口,柔和如乳脂的香氣、細膩的麥芽香,勾勒出芝麻糖豐富醇美的風味。
如今的休閑食品越來越豐富,而糖果始終是比較受消費者喜歡的一種零食,其中麥芽糖是日常生活中,特別常見的一種糖類;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糖,我們江陵周邊很多老人,還是特別喜歡給孫輩們做些芝麻糖吃,可以給他們帶來快樂,也頗受年輕人的青睞。
新年伊始,給生活一點甜。我想念著集傳統(tǒng)、自然、健康、美味于一身的歲末小食,回歸純粹谷物,尋回那份親切的真味——芝麻糖,醇甜又不齁膩,焦香四溢,甜而不膩。重要的是完全不粘牙,一咬咔吱脆,兩口、三口……好吃到根本停不下來,美好的似兒時舊時光。
年逾花甲的我,仍然不忘小時候記憶中的味道。沒有添加劑、沒有香精、沒有色素,只有質樸的傳統(tǒng)手工。由里到外,滲透的是一份甜蜜的情懷。熟悉的芝麻糖,甜了舌尖,也暖了懷念舊時光的心頭……
2023年元月8日寫于上海
640 (13).jpg (105.76 KB, 下載次數(shù): 2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10 10:20 上傳
作者簡介:袁丹銀、男、生于1958年、中共黨員、荊州市江陵人,湖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以笨拙之筆記錄點滴的生活,以敬畏之心雕刻思想的花朵,永遠放歌在文學的路上。閑暇之余,擅長詩歌、歌詞、朗誦詩、隨筆散文等,曾在報刊、電臺、網(wǎng)站發(fā)表文學作品千余首(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