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無聊 2016-7-18 16:37 |
---|
簽到天數(shù): 117 天 [LV.6]鋒芒畢露
高級會員
 
- 積分
- 10535
|
37000c726c,503d14c8.jpg (16.56 KB, 下載次數(shù): 3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5 15:08 上傳
近日,熊孩子鐵軌放石子引來網(wǎng)友的關(guān)注,他們這樣的行為,竟然給逼停了兩輛列車,看到這網(wǎng)友們也紛紛稱道:這次該惹上大禍了吧。
一般的中小學,元旦假期都有3天,也有許多孩子不知道怎么去利用這幾天的假期,比如說湖北襄陽的4名小學生因為放假在家悶得慌,突發(fā)奇想地,想要看看碎石被火車碾壓后的樣子。據(jù)悉,在1月3日,4名小學生竟通過鐵路防護網(wǎng)排水溝鉆入鐵道線,將碎石放置在鐵軌上,導致兩列動車被迫緊急停車。其中一列動車車窗玻璃被彈起的碎石擊中出現(xiàn)裂紋。
鐵路部門介紹,1月2日上午11時43分,武昌開往襄陽的D5243次列車行駛在襄陽東站與襄陽站之間時,碾壓上被放置在鐵軌上的碎石。司機緊急停車后檢查發(fā)現(xiàn),鐵軌上、動車組列車車輪上均有碾壓碎石的痕跡,且15號車廂右側(cè)一塊車窗外層玻璃破裂;緊接著,襄陽開往黃岡東的D5238次列車運行到此處時,再次碾壓上碎石,被迫緊急停車,兩列動車分別延誤18分鐘、26分鐘。
鐵路警方介紹,4名小學生的行為已經(jīng)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辦法》和《鐵路安全管理條例》有關(guān)規(guī)定,鐵路民警分別詢問和批評教育四人。
由于四人不滿十四周歲,不予處罰,鐵路公安機關(guān)責令其監(jiān)護人嚴加管教,并向4名小男孩所在的學校、社區(qū)進行通報,簽訂了安全協(xié)議。對鐵路部門造成的損失,他們的監(jiān)護人將面臨著經(jīng)濟賠償責任。
如何教育“熊孩子”?
“熊孩子”這一稱呼原本還帶有些許昵稱的意味,但現(xiàn)在逐漸演變?yōu)橹复切┎欢、無規(guī)矩,經(jīng)常闖禍,甚至父母已經(jīng)沒辦法控制的孩子!靶芎⒆印毙t不聽話、搶別人的東西,大則打人、偷盜,甚至置他人生命于不顧。很多人受到“熊孩子”的困擾,家長們也頭疼不已,究竟應該如何教育“熊孩子”?
我們給這些孩子下了一個“熊孩子”的病癥,但也不應一概而論,而是要了解它不同的“病因”,然后再用“藥”。孩子之所以會“熊”,主要有幾個原因:
第一,孩子認知片面,并沒有意識到事情會造成什么后果;
第二,孩子共情能力差,即使知道事情的后果,也不能體會這種后果會給他人帶來什么樣的傷害;
第三,孩子自控能力差,明明知道后果的嚴重性,卻無法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
第四,孩子道德品行較差,對一些“熊”事情,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因此,家長應先與孩子溝通,弄清事情的原因,對癥下藥,而不要一味的只采用打罵的方式,要針對具體原因,提高相關(guān)教育。
1.提高孩子認知的全面性
孩子的認知還處于不斷形成的過程中,看待事物的角度經(jīng)常比較片面。而且,一些動畫片里比較夸張的情節(jié)也會促進孩子的片面認知,如從高處摔到地上不會死、被炸被燒后也沒事等。因此,家長一方面要主動給孩子灌輸知識,耐心回答孩子的問題,讓孩子對事情的因果關(guān)系有正確的認識。另一方面,家長要不斷糾正孩子的錯誤認知,在看到一些錯誤畫面及知識時,要不斷進行修正,讓孩子知道動畫片里的內(nèi)容并不是真實的。
2.提高孩子的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指的是一種能設(shè)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兒童一般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家長對孩子的寵愛使得孩子的自我中心感更加強烈。若要提高孩子的共情能力,家長應在日常生活中多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讓孩子逐漸知道怎樣的行為會給他人帶來怎樣的情緒。在與他人交往時,家長也應適時將孩子的關(guān)注點轉(zhuǎn)移至他人的感受上,對孩子進行教育。此外,當孩子因為一些事情有情緒反應后,家長應在安撫完孩子,待孩子冷靜下來后,引導孩子通過體驗自己的情緒,來體會他人在一些事情后也會有的情緒感覺。
3.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首先,孩子大腦發(fā)展還沒有達到成熟,負責自控的腦區(qū)還不能有效地控制行為,這是孩子自控能力差的原因之一。其次,一些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較差,不能為了長遠的利益而抑制自己暫時的沖動。因此,家長應理解孩子處于自控力發(fā)展的階段,給孩子更多的耐心,并要讓孩子學會忍耐。當孩子有一些欲望時,先不要立即滿足他,而是可以提一些額外的條件,如果孩子做到了,再兌現(xiàn)諾言。此外,給孩子形成定時的作息、做事的習慣,也有利于孩子自控能力的形成。
4.重視孩子的道德教育
孩子的道德受到家長道德水平的極大影響,因此,家長要給孩子做好榜樣,不要成為“熊父母”。此外,一些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孩子做錯事后沒有進行相應的教育,時間長了就會促成孩子不聽管教、妄自行事的行為習慣。對此,家長一方面應對做錯事的孩子略有懲戒,讓孩子知道“怕”。另一方面,家長也應告訴孩子懲罰他們的原因,讓孩子知道自己哪里做錯了,從中吸取教訓,懂得道理。而不進行溝通的一味打罵,不僅不會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還會容易讓孩子形成撒謊的習慣。
5.只要教育正確,“熊孩子”會更加優(yōu)秀
實際上,讓人煩惱的“熊孩子”也具有膽大、勇敢、創(chuàng)造力強等優(yōu)點。因此,只要社會給予“熊孩子”多一點關(guān)心,家長對“熊孩子”進行更多更正確的教育,“熊孩子”們將來可能會成為更加優(yōu)秀和成功的人。(領(lǐng)育網(wǎ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