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懶 2025-6-21 15:16 |
---|
簽到天數: 1258 天 [LV.10]名揚四海
管理員
站長大叔
   
- 積分
- 129524

|
9e8067c2-8d68-481d-b4f1-dfbfae11d69b.png (448.92 KB, 下載次數: 17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3-14 15:04 上傳
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七八歲的小孩兒,都在通過微信與親戚朋友聯(lián)絡。正因為越來越多對手機上網不那么精通的普通老百姓都在使用微信,騙子也轉向了微信這塊大蛋糕。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微信朋友圈里魚龍混雜,各種謠言和騙局層出不窮,很多人抱著“有益無損”的態(tài)度頻頻轉發(fā)。如此一來,未經核實的消息便在網絡中大肆泛濫。專家建議,非權威渠道來源的消息不要輕易轉發(fā)。尤其是下面四種新出現(xiàn)的詐騙形式,手機用戶一定要多加分辨。
虛假購物送禮:免費送香奈兒口紅
這幾天,微信朋友圈出現(xiàn)“香奈兒口紅試用”的宣傳廣告,不少愛美的女生申請之后,在對方的網頁上填入了自己的聯(lián)系電話和家庭住址。結果不但收到的口紅是假貨,還為此支付了16元的“快遞到付”費。
實際上,這16元并非快遞費,而是“代收貨款”,也就是說,騙子利用微信朋友圈打著“產品試用”的幌子做起了虛假銷售的勾當。360手機安全專家解釋:“這種騙術比之前的集贊送禮來騙運費更隱蔽,騙的不是運費,而是貨款!彬_子以收件人支付貨物運費的名義騙取貨款,網友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將“貨款”當成“快遞費”,上了騙子的當。
微信盜號騙局:索要手機號和驗證碼
最近有網友收到朋友微信發(fā)來消息,告知其手機刷機,號碼丟失,需要該網友的手機號。360手機安全專家指出,這也是騙子常用的伎倆,一旦騙子進一步要求告知驗證碼時,就更要留心。
360手機安全專家指出,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往往是因為跟你對話的好友微信被盜,通過盜用的微信,騙子用好友的微信騙取你的手機號和驗證碼之后,就能盜取你的微信。微信被盜后,微信支付、微信好友都將面臨進一步風險。
微信紅包騙局:以少換多有去無回
騙子一般在微信中通過添加“附近的人”加上好友,要求一起玩一個“微信紅包以少換多”的游戲,并聲稱“發(fā)一個500元的紅包,能夠返還20000元”。受害者往往涉世未深,想到可以以少換多,便動心了,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是對方的一個騙局。據媒體報道,有受害者按照對方說的給騙子轉了4000元錢,心想能返回16萬元,結果這錢就如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這種騙局并不算高明,只要自己沒有對錢財的貪念,就不會輕易上當。
微信新騙局四:尋人、捐助騙局:暗藏詐騙電話
微信朋友圈里還經常發(fā)布“生病求獻血”、“貧困求捐款”“幫忙找孩子”等傳遞正能量的文章,但這些看似“正能量”的內容,也可能暗藏詐騙電話。360手機安全專家指出,朋友圈這些消息中往往包含電話、銀行卡號等信息,要第一時間向官方核實之后再行動,避免落入騙子陷阱。
“朋友圈”已成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時,一些亂現(xiàn)象也在利用著朋友圈“發(fā)酵”、散播,因多是熟人發(fā)送的信息,更容易讓人上當。手機安全專家提醒網友,對待微信、朋友圈里的信息一定要謹慎,尤其涉及到金錢更要多方核實確認。
女股民炒股躲過暴跌卻沒躲過詐騙電話 損失50余萬
股市漲跌時刻牽動著全國股民的心。連日來,火爆的股市讓不少炒股一族盈利頗豐,但浙江的張女士卻因一通詐騙電話,不僅將股市里賺的錢全部拱手讓人,還給騙子倒貼20多萬,躲過了暴跌還是沒躲過賠錢。360手機安全專家指出,詐騙電話無孔不入,接到陌生電話要求匯款,千萬要小心,不要輕易匯款。
6月中旬,上證指數最高上漲到5178點,達到這波行情的最高點,全職在家炒股的張女士當天全部清倉。正在享受高額利潤帶來的喜悅時,張女士接到了一個自稱為“公安局民警”的電話。
“公安局民警”在電話中稱,張女士家中的座機與幾個國際電話號碼綁定在一起,涉嫌販毒與洗錢,這令張女士十分驚恐。在假冒“公安局民警”的指示下,張女士分多次別將自己從股市中賺得的26萬資金與自己拼湊的另外20余萬打至“國家安全賬戶”。當然,張女士的錢有去無回。在發(fā)現(xiàn)事有蹊蹺報案后,才得知這原來是一起電話詐騙。
360手機安全專家指出,前段時間股市火爆,最近大起大落,一些詐騙分子則伺機斂財。據360手機安全專家透露,像張女士遇到的這種假冒“公安機關辦案人員”,稱“電話涉嫌販毒洗錢”類型的電話為數不少,一般被歸類為“假冒公檢法”類型的詐騙電話。普通人對公安機關的電話很容易深信不疑,因此屢屢上當受騙。
手機安全專家指出,由于詐騙分子通常會將自己的號碼通過改號軟件偽裝成“公檢法”等官方號碼,并告訴受騙者可撥打114核實查詢,對方一旦撥打電話“核實”確認后,便會對詐騙分子的身份深信不疑,一步步落入騙子設定的圈套。
據360公司發(fā)布的《2015年網絡詐騙犯罪數據研究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北京網絡安全反詐騙聯(lián)盟共接到網絡詐騙報案4920例,報案總金額高達1772.3萬元。其中手機用戶報案1147例,報案總金額為831.8萬元。
對于張女士遭遇的此類“假冒公檢法”電話詐騙,360手機安全專家給用戶支招,一般公安機關不會通過電話告知犯案事宜,如果真的犯案,肯定有正規(guī)的文書、通知、傳票;二對于電話中所說的“國家安全賬戶”更是不要相信,公安機關不會要求嫌疑人將款項轉至任何賬戶,而是會直接凍結銀行賬戶;第三,手機中務必安裝如360手機衛(wèi)士等安全軟件,給自己的財產裝上一扇“安檢門”。
今年比星巴克WiFi更容易被假冒的恐怕是這個名字
日前,北京免費WiFi又有新的舉動,已靜悄悄存在四年之久的免費WiFi平臺“MyBeijing”或將升級為更市場化的“2.0版本”。今年年底建設完成后,北京市民在將近300個公共區(qū)域每天可以免費上網2小時。360手機安全專家指出,免費的公共WiFi普及度越來越高,不少不法分子也盯上了公共免費WiFi,試圖搭建名稱類似的釣魚WiFi網絡,竊取個人信息與賬號密碼從中牟利。
今年央視315晚會上,360安全專家現(xiàn)場演示了黑客如何利用虛假WiFi盜取晚會現(xiàn)場觀眾手機系統(tǒng)、品牌型號、自拍照片、郵箱帳號密碼等各類隱私數據,這也讓更多手機用戶高度重視公共WiFi上網安全。
360手機安全專家介紹,釣魚WiFi就是一個假的無線熱點,通過偽裝成如“MyBeijing”這樣的熱門公共免費WiFi,吸引用戶連接。當用戶的無線設備連接后,會被不法分子反掃描,如果這時用戶的手機正好在網站上填寫了用戶名密碼等數據,不法分子就能截獲這些信息。
據中央網信辦發(fā)布的《我國公眾網絡安全意識調查報告(2015)》顯示,我國80.21%網民隨意連接公共免費WiFi,其中45.29%的網民連接WiFi瀏覽網頁并使用即時通信工具,僅有16.52%的被調查者不存在典型的網絡支付安全問題;而某機構此前發(fā)布的《出境游免費WiFi調查報告》顯示,“90%的旅游者認為,免費WiFi是旅游行程中不可缺少的服務”。可見,公共的免費WiFi已經成為出行、出游人們上網的剛性需求。
WiFi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捷,但隨之而來的安全隱患也讓人們擔憂。360手機安全專家表示,對于普通用戶來說,“釣魚WiFi”很難識別,那么應該怎樣來識別可疑WiFi,提高使用移動互聯(lián)網的安全系數呢?
安全專家指出,針對WiFi風險,可以借助專業(yè)安全軟件來判斷WiFi安全性。手機在接入不安全WiFi后,就可收到360手機衛(wèi)士的不安全WiFi提示,同時提供修復當前不安全WiFi的方案。如發(fā)現(xiàn)用戶手機連接的WIFI存在DNS等安全風險時,360手機衛(wèi)士會提示用戶開啟安全通道,通過加密連接WiFi防止手機隱私被竊取。
安全專家提醒,在無處不在的釣魚WiFi威脅下,手機用戶一定要高度警惕,公共場合連接免費WiFi時最好向工作人員核實清楚,以免連接到釣魚WiFi。使用手機進行網銀、支付寶等涉及財務的操作時,建議通過360手機衛(wèi)士對支付環(huán)境進行檢測。
據悉,在今年年底建設完成的“MyBeijing”免費WiFi中,用戶在連接界面上輸入手機號碼發(fā)出連接無線網絡“MyBeijing”后,管理平臺會在60秒內以短信形式反饋用戶賬號和密碼,其中賬號為用戶手機號碼,界面應為用戶提供密碼找回功能。如果不需要驗證手機號就能夠登錄的類似名稱WiFi,還應提高警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