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1-10-13 16:10 |
---|
簽到天數(shù):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小編
 
- 積分
- 240472
|
第一次上沙市
640.webp (13).jpg (36.3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11 小時前 上傳
老沙市街景
兒時的心中,外面的世界只知有北京、上海、漢口、沙市。知道北京是祖國的首都,是皇帝曾經(jīng)上朝的地方,那里有皇宮,那里住著毛主席。聽說上海在中國的最東面的大海邊,那里有許多洋房和洋人。北京上海離我們太遙遠,一個在天堂,一個在天邊。漢口離我們要近一些,沙市離我們更近,我表舅就住在沙市。
漢口沙市是可望又可及的,是我兒時常常向往的大城市。它們與我們住在同一條長江邊,一個在我們的下游,一個在長江的上游,所以大人常把去漢口叫“下漢口”,去沙市叫“上沙市”,坐著洋船(輪船)就可以去?墒俏抑钡缴贤旮咧幸荒昙,還一次都沒去過。倒是誰家的小孩尿床了,常聽大人說:“昨晚某小孩下漢口了,床上尿成了河。”
640 (1).webp.jpg (53.39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11 小時前 上傳
80年代,沙市客運車站
1974年暑假,我終于第一次上了沙市。那時我已讀完高一,再開學(xué)就要上高二了。那次上沙市,母親是想讓沙市的表舅給我找點零工做做,讓我在暑假里為家里掙點油鹽錢。
那時石首去沙市的公共汽車,每天有一趟經(jīng)過我們村。搭車需要在路邊招手攔車,如果車上的人滿了,司機是不會停車的。那時的路是磚渣路,77年秋才改為瀝青路。
那次帶我去表舅家的人是我們隊里的兆仁爹。他與我外公同輩,他當(dāng)兵后轉(zhuǎn)業(yè)在沙市工作。那天他早早地吃了早飯,就騎著自行車奔向沙市,我八點才上了石首去沙市的汽車,車票花了一塊五角錢。兆仁爹與我約定,車到江漢電影院后我便下車,然后在公交站等他,因為他騎車比我到得要晚。江漢電影院離我小表舅住的江瀆觀巷近,離大表舅住的無線電二廠也近。我十一點就到了江漢電影院,兆仁爹近十二點才到達與我會合。
640.webp (14).jpg (26.66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11 小時前 上傳
1985年的沙市飯店
第一次去沙市還是很激動的,這是我第一次出遠門,雖然此時我對沙市不再像兒時那么心懷神秘。我高中同班同學(xué)廖慶禮的哥哥是沙市長途汽車公司的司機,廖慶禮經(jīng)常去沙市,他在班上常講一些沙市的見聞。盡管不再神秘,但我的心情還是難以平靜。
汽車行駛在磚渣公路上,一路跌跌撞撞,一路搖搖晃晃。車上的人有些擁擠,更有暈車的人把頭伸出了窗外,嘔吐物飄在了車窗的玻璃上。我沒有閉目養(yǎng)神,而是兩眼一直望著窗外,看著路旁一排排的樹唰唰地倒向車后。車過了普濟鎮(zhèn)后,都是我感到新鮮的地方。郝穴鎮(zhèn),熊河鎮(zhèn),江北農(nóng)場,這些地方平時只聽說過。
640.webp (15).jpg (102.96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11 小時前 上傳
沙市農(nóng)藥廠
到了江北農(nóng)場后,我更加興奮起來,因為很快就要進入沙市了。江北農(nóng)場給我的第一印象最深,農(nóng)場的田塊方方正正,樹木筆直整齊。特別有一段路兩旁都長著碧柏樹和龍柏樹,像兩排穿著綠色軍裝的英武戰(zhàn)士,高大英俊,郁郁蔥蔥,特別的美。
車過了江北農(nóng)場不久,我突然聞到了一股異味。車上有人說,到沙市農(nóng)藥廠了。抬眼遠眺,幾個冒著白煙的煙囪映入我的眼簾。緊接又看到許多高高的反應(yīng)塔和儲料罐,還有許多彎彎曲曲的管道。車進入農(nóng)藥廠前的馬路,道路突然變得更加寬闊起來。大道兩旁樓房林立,綠樹成蔭。
640.webp (16).jpg (145.66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11 小時前 上傳
江漢電影院
車很快就到了江漢電影院,我便下了車。我坐在公交站長廊的條椅上,趁著等候兆仁爹的空隙,四下觀望眼前的風(fēng)景。我發(fā)現(xiàn)馬路更加寬闊了,我猜測這可能就是沙市最著名的北京路。馬路上的車川流不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車水馬龍,車流中還時不時有白色的包車(轎車)閃過。大道兩旁的樓房,更加的雄偉,更加的豪華,這才是我夢中從未見過的真正的沙市。江漢電影院前的廣場上,更是人頭攢動,人來人往。我也第一次看見了許多花花綠綠的裙子和女人,我馬上感受到,這可能就是人們說的花花世界。
640.webp (17).jpg (27.88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11 小時前 上傳
1984年沙市百貨公司紅旗百貨商店
第一次到沙市,我的兩個表舅對我特別的關(guān)愛。小表舅擠時間陪著我,讓我很快就對沙市有了大致的了解。我知道了北京路,紅門路,江漢路,中山路,沙市輪船碼頭。我還在中山路看到了一個叫拖船埠的旅社,我感到特別的親切。小舅還帶我逛了紅旗商場,工藝美術(shù)大樓,沙市地產(chǎn)商場,中山公園,沙市烈士陵園。以上這些路名和建筑物名,都是沙市當(dāng)年的地標性名稱,五十年前,這些名字會讓農(nóng)村人如雷貫耳。
我也參觀了小表舅所在的無線電一廠,大表舅所在的無線電二廠。也到小舅媽所在的新紗廠接送過襁褓中的紅艷妹妹。大表舅是老三屆的高中生,他則對我的學(xué)習(xí)更為關(guān)心。他讓我在他寢室閣樓上翻看了許多的書籍,后來我還帶回了一本《陳毅詩詞選集》和一本蘇聯(lián)人寫的《山村女教師》。《山村女教師》這本書,對我后來當(dāng)好民辦老師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
640.webp (18).jpg (133.7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11 小時前 上傳
沙市無線電二廠
在沙市讓我最不習(xí)慣的就是吃。那次我在無線電二廠吃飯的時間比較多,總覺得廠里的飯沒有家里的好吃,米不香甜,也不新鮮,特別是菜沒辣味。這對吃慣了腌菜酢胡椒和辣椒茄子的嘴,很不習(xí)慣,很不順味。后來大表舅知道了我的感受,他專門請食堂的師傅每餐為我切一塊小榨菜,讓我做下飯菜。那時大表舅還沒有成家,有時改善下生活只有等到星期天,去小表舅家或者姨媽家吃一天。沒有辣椒吃的日子,真讓人憋得體力和精神上都無精打采。后來回到家,我從菜園里摘了一小筲箕辣椒,獨自炒了一大碗吃了。吃多后肚子里火燒火燎,我跑到河里去游泳泡冷水,但也難以澆滅胃里的火辣。
640.webp (19).jpg (27.14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11 小時前 上傳
20世紀80年代的沙市中山路
那次我睡覺是在姨媽家的閣樓上。姨媽家住在江漢路與中山路的交界處。姨媽有三個兒子和三個女兒。大表哥已參軍轉(zhuǎn)業(yè),且結(jié)婚獨自成家;二表哥叫和平;小表弟叫小平。三個姑娘一個叫大許,我應(yīng)叫她姐姐;二姑娘小許,與我同歲;三姑娘小紅,比我小。幾個老表見我個頭很小,起初對我有些小瞧。后來知道我還是一個高中生,他們又開始有些詫異。最后聽到兩個舅舅對我的夸獎,他們才開始與我親熱起來。姨媽對我是很關(guān)愛的,有幾次,她忙完家務(wù)后還專門跑到閣樓上,去為我拍趕蚊子,這讓我心里感到十分的溫暖。
那次我有些遺憾的,就是沒有在著名的江漢電影院看上一次電影。小表舅倒是把我?guī)У角G州城里,去看了一場《閃閃的紅星》。那次看的是寬銀幕電影,坐的是甲座,第一次看寬銀幕電影,讓我十分的震撼。甲座票是兩角五分錢一張,兩張花了五角。乘公交車,五分錢只能坐三站,我們從沙市進荊州每人花了一角五分錢。那次一下讓小舅花掉了一塊一角錢,這真的讓我有些心疼。
640.webp (20).jpg (105.6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11 小時前 上傳
沙市棉紡織廠
在沙市度過的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我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打零工。當(dāng)時小表舅為我在紡織廠附近找了一個提灰桶子(泥瓦桶)的活,工地負責(zé)人把我當(dāng)作孩子,每天只給我付七角五分錢的工錢。我干了二十多天,共掙了十七塊錢。小表舅后來代我領(lǐng)錢后,他獨自作主用十七塊錢為我買了一張回家的車票和三件衣服。這讓我不知所措,也讓我母親的希望一下破滅了,母親一心指望我?guī)c錢回家的。我乘車回家后,腳一踏進家門,心里特別的自責(zé)或難過。母親收工回家得知我把錢全花了,她惱恨和傷心地流下了眼淚。
第一次的沙市之行,讓我更加堅定了必須“跳農(nóng)門”的決心。在沙市,我真切看到和感受到了城鄉(xiāng)間的差別。在表舅的工廠里,我看到了工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狀況。他們不需要起早貪黑,不需要風(fēng)吹雨打,每月都能按時領(lǐng)到工資。工人身上的工裝和手套都是廠里發(fā)的,車間里還有不出錢就可喝到的冰水。他們既不需要汗流浹背,又不需要泥里水里地忙碌。雖然工人在城市也是最底層的群體,但無論如何,他們也比農(nóng)民強。在城市生活,走路沒有泥巴,購物也很方便,看電影更是方便。清閑的時候,你還可以去逛逛公園,去看看碼頭的繁忙與熱鬧。
640.webp (21).jpg (85.92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11 小時前 上傳
沙市五碼頭
兒時的夢中,有好幾次我們的拖船埠變成了沙市,但夢中的印象是模糊的。自從去了沙市,再夢到沙市時,它便有了清晰的馬路,繁華的街景,川流不息的車輛,偶爾還能聽到那震撼悅耳的輪船汽笛,看到一條條巨輪的浪花,那浪花一直在腦海中流淌,流淌……
2025年元月18日于湖景灣
640.webp (22).jpg (99.61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11 小時前 上傳
作者簡介:黃發(fā)振,筆名長子。江陵縣人,荊州市作協(xié)會員,七七級師范生,當(dāng)過老師、公務(wù)員,現(xiàn)居南方。二零一九年開始文學(xué)創(chuàng)作。
文中配圖來源:荊州記憶、荊州電視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