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1-10-13 16:10 |
---|
簽到天數(shù):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小編
 
- 積分
- 240629
|
跨越川鄂一千公里 地空協(xié)作爭分奪秒 四個小時生死時速
10.jpg (37.81 KB, 下載次數(shù): 6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2-28 10:43 上傳
圖為:劉金平教授拎著恒溫箱下飛機
12.jpg (49.36 KB, 下載次數(shù): 6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2-28 10:44 上傳
圖為:寶貴的心臟運送到手術室
11.jpg (40.85 KB, 下載次數(shù): 6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2-28 10:43 上傳
圖為:手術最終取得了成功
成都到武漢,地跨兩省,相距1千多公里。對于一次心臟移植手術來說,實在遙遠。
醫(yī)院、地面交通與航空協(xié)作,這顆心臟跨省大轉(zhuǎn)移,從一個身軀到另一個身軀,僅用了短短4小時。
昨日下午,這顆由成都小伙大義捐獻的心臟,在松滋年輕媽媽的體內(nèi)重新跳動。
兩條生命走到生死關頭
成都小伙楊明(化名)22歲,18日凌晨4時許,他在下夜班回家的路上遭遇車禍。雖經(jīng)努力搶救,26日中午,解放軍第452醫(yī)院判定:楊明已經(jīng)腦死亡。
經(jīng)考慮,楊明的家人決定捐獻他的肝臟、腎臟。
同一天,在千里之外的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27歲的松滋人李麗(化名)正在生死線上掙扎。去年初,她懷孕38周時發(fā)現(xiàn)患有心臟病,不得不提前剖腹生子。此后她的病情不斷惡化,心功能不足正常人一半。
李麗狀況堪憂,但是,“誰也不知道她有沒有機會等到可移植的心臟。”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心外科主任董念國教授介紹,心臟供體稀少,每3個等待移植的患者中,至少有1個沒有機會等到心源出現(xiàn)。
老父鄭重填寫捐獻登記
成都,解放軍第452醫(yī)院,26日下午3時許,楊明的家人準備在捐獻登記表上簽字。
“有非常多的患者急等著心臟救命”“如果這顆心能夠成功移植,它還能繼續(xù)跳動下去”……楊明的父親之前并未打算捐獻兒子的心臟,醫(yī)生們的話讓他再度遲疑。他沉默了一會,鄭重填寫了心臟捐獻登記。他說,楊明生前樂于助人,“我相信他會同意這個決定!
由于成都的醫(yī)院都還沒有開展心臟移植項目,這顆心注定要捐往外省。經(jīng)分配系統(tǒng)選擇,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成為接收地。
“非常巧,楊明是AB型血,和李麗的一樣。AB血型人本身就少,心臟供體更少!倍顕f,接到成都方面的電話后,醫(yī)院馬上決定:用最快的速度解決距離問題,一定要保證楊明家人大義捐出的這顆心臟能跳動下去。
爭分奪秒搶出寶貴時間
心臟移植有嚴格的時間標準,一顆心臟從成都到武漢再完成移植,這個過程并不容易。
“我們準備了三套方案,包括飛機、高鐵轉(zhuǎn)飛機,考慮到航班班次多,甚至買了武漢到北京再到成都的機票。”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心外科劉金平教授是負責護送心臟的三名醫(yī)生之一,他說,“為了保證時間,從當天下午開始,我們基本上是有票就買!
經(jīng)與航空公司充分協(xié)調(diào),26日晚12時,劉金平教授一行帶著數(shù)千毫升的保護液、藥品飛抵成都。
昨日清早6時,一系列捐獻程序完成之后,楊明的心臟被放入器官臨時保存箱。一路由救護車送到成都雙流機場。由于早8時的第一班航班只有最后一張票,一夜未眠的劉金平單獨護送心臟上飛機。
裝心臟的保存箱很大,70厘米長50厘米高,它不能傾斜,必須平放。整個機艙也沒找到合適的地方。“幸運的是,頭等艙有兩個乘客沒來,正好空出了空間!眲⒔鹌秸f,“飛行全程,我兩只眼睛一直緊緊盯著箱子。”
天河機場再次為這特殊的運輸開啟特別通道,下飛機直接上救護車,一路暢通。這顆心臟抵達協(xié)和醫(yī)院時,距離取心還不到4個小時。
手術緊鑼密鼓展開,昨日11時41分,楊明的心臟在李麗身體里有力地跳動了起來!笆中g成功,這是我們最大的慰藉。”遠在成都的楊明的親屬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