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1-10-13 16:10 |
---|
簽到天數(shù):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小編
 
- 積分
- 240746
|
話說隨著小編這一代人的逐漸成長,有許多老手藝以及民間技藝人都在慢慢消失,鄉(xiāng)友們只需細(xì)想片刻便能歸納出不少。這些珍貴的手藝和藝人可能終將成為我們這一代人的回憶了,幾十年以后可能只有博物館里才尋得見!小編倡議,以后回家如果還能看見這些傳統(tǒng)的從藝人,我們應(yīng)懷一份崇敬的情感和老師傅們招呼一聲:嗨,師傅,您哪在忙呢。
640.webp (7).jpg (70.65 KB, 下載次數(shù): 6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2-15 09:33 上傳
閹雞公
閹雞是一種古老的行當(dāng)。直接的解釋就是把公雞的睪丸割掉,目的是讓公雞長得更快一些,肉質(zhì)更嫩一些。
640.webp1.webp.jpg (49.52 KB, 下載次數(shù): 6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2-15 09:34 上傳
糖畫
以前小學(xué)門口經(jīng)常會有的流動小攤,逢年過節(jié)街頭也會出現(xiàn)。每件產(chǎn)品都是工藝品啊,這手藝應(yīng)該會作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流傳下來吧!市場還是有的,就是這手藝會的人越來越少了。
640.webp2.webp.jpg (47.75 KB, 下載次數(shù): 6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2-15 09:34 上傳
刻章
刻章師傅需要認(rèn)得很多的字,還要懂得書法,要有一定的文字基礎(chǔ)、自字體間的架構(gòu),現(xiàn)在已漸漸被電腦刻章所取代。
640.webp (8).jpg (61.52 KB, 下載次數(shù): 6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2-15 09:33 上傳
箍桶匠
以前結(jié)婚用的子孫桶、提桶、腳盆啥的都是實木做的哦,所以少不了箍桶匠了,現(xiàn)在結(jié)婚沒這些東西了,平時家用也很少用到了。
640.webp (9).jpg (62.48 KB, 下載次數(shù): 6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2-15 09:33 上傳
釘稱匠
過程雖然看似比較簡單,但卻是一件“斤斤計較”的事。傳說木桿秤是魯班運(yùn)用杠桿原理發(fā)明,制作桿秤的工具——鋸子、刨子、鐵斧、鐵銼子、鑿子、鉆子、墨斗,木匠所需的工具都不能少。自從有了電子稱,這門手藝迅速就沒有了市場。
640.webp (10).jpg (37.28 KB, 下載次數(shù): 5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2-15 09:34 上傳
鐵匠
農(nóng)民都上樓了,火鉗、鐮刀、鋤頭、釘耙、斧頭都不用了,有也都是工業(yè)化批量生產(chǎn)的了,沒有需求就沒有市場了啊!
640.webp (11).jpg (65.78 KB, 下載次數(shù): 6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2-15 09:34 上傳
磨刀磨剪
“磨剪刀勒”、“戧菜刀”。這種故意將尾音拉得很長,還夾帶一點(diǎn)韻味的吆喝聲,對于很多江陵人來說,仿佛依然在耳邊,這一門古老的手藝已經(jīng)快被城市的高速發(fā)展所淹沒。
640.webp (12).jpg (75.18 KB, 下載次數(shù): 5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2-15 09:34 上傳
修鋼筆
都是在學(xué)校門口修的,現(xiàn)在用水筆的多了,用鋼筆的少了,寫字基本靠敲的了,用鋼筆的都是簽大合同的,壞的自然就不多了。
640.webp (13).jpg (74.28 KB, 下載次數(shù): 6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2-15 09:34 上傳
補(bǔ)鍋匠
補(bǔ)鍋匠走街串巷,聽見“補(bǔ)鍋嘞”嘹亮的聲音,女人們就忙著找來破鍋,排著隊伍十分熱鬧,補(bǔ)完還裝一盆水,看看漏不漏,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看不見了.
640.webp (14).jpg (106.4 KB, 下載次數(shù): 6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2-15 09:34 上傳
賣貨郎
就是挑著小商品走來走去,吆喝賣小玩意的,以前可是用牙膏皮、破套鞋都能換東西的哦~賣棒冰的勉強(qiáng)也算一個吧!
640.webp (15).jpg (53.29 KB, 下載次數(shù): 6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2-15 09:34 上傳
炸米花
小盆友端著盆圍在爐子邊,就等“砰”的那一聲,出鍋前、老爺爺一邊下爐子,一邊吆喝著“響類”,我們就捂起耳朵,哈哈哈,童年的回憶。
640.webp (16).jpg (77.28 KB, 下載次數(shù): 6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2-15 09:34 上傳
修雨傘、補(bǔ)鞋子
一般來說,修雨傘的一般也能修套鞋、修跑鞋,給皮鞋釘個鞋掌啥的。
640.webp (17).jpg (53.21 KB, 下載次數(shù): 6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2-15 09:34 上傳
修藤凳
藤凳一般來說可是要生活條件好點(diǎn)的人家里才有哦!
640.webp (18).jpg (101.39 KB, 下載次數(shù): 6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2-15 09:34 上傳
修棕繃
在席夢思流行前,能睡上一張棕繃的床,那可是大大的享受哦!不過棕繃睡久了就會塌下去,這時就需要修棕繃的來緊一下,F(xiàn)在農(nóng)村有些人家還會用到棕繃床吧,修理師傅可不多見了。
640.webp (19).jpg (74.45 KB, 下載次數(shù): 6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2-15 09:34 上傳
編竹籃
在塑料馬夾袋大規(guī)模流行前買菜拎東西啥的可都是用竹籃的哦,很環(huán)保的說!
640.webp (20).jpg (76.51 KB, 下載次數(shù): 6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2-15 09:34 上傳
收頭發(fā)
小販騎著自行車在巷子里來回吆喝“收頭發(fā),收長頭發(fā)嘍!”
640.webp (21).jpg (51.15 KB, 下載次數(shù): 5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2-15 09:34 上傳
打篾席
現(xiàn)在市場上買到的席子大部分是機(jī)器用線把小竹棍連起來做成的,以前可是根據(jù)家里床的大小,用很薄的竹片現(xiàn)場編出來的哦。
640.webp (22).jpg (58.97 KB, 下載次數(shù): 6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2-15 09:34 上傳
修鐘表
修鐘表的人用放大鏡、酒精燈、鑷子,坐在街頭埋頭給人們修手表。記得以前經(jīng)常給手表換電池或者表帶,老師傅就會叮囑說“手表不要沾水!”
640.webp (23).jpg (39.66 KB, 下載次數(shù): 5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2-15 09:34 上傳
剃頭匠
街頭、小鋪都會有這些老爺爺,借助推子、刮刀、剪子、梳子等簡單工具,按照客人的要求,半個小時后,由長變短,面目一新,耳鼻舒暢。
這些民俗文化,有許多是童年難以泯滅的美好的記憶,希望能傳承下去。也許很多的鄉(xiāng)友就是在父輩的辛苦經(jīng)營下才走出了村鎮(zhèn)、走向了學(xué)校,融入了城市。懷戀是因為回憶,更因為感激!(網(wǎng)絡(luò)綜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