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国产强奷三完整,亚洲国产99在线精品一区欲臀,欧美三级中字在线观看,孩交精品乱子片免费

    1. 江陵網(wǎng)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微信扫码登录

      查看: 5102|回復(fù):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文化尋蹤] 江陵地名故事:驢子頸項

      [復(fù)制鏈接]
    2.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1-10-13 16:10
    3. 簽到天數(shù):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6萬

      社區(qū)幣

      小編

      Rank: 8Rank: 8

      積分
      240746
      跳轉(zhuǎn)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7-7-18 11:35:10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驢子頸項是荊江大堤左岸郝穴段的一部分,距郝穴鎮(zhèn)政府駐地西北約2千米。此堤段長300米,堤面寬10米,堤底座約60米,臨水面凹入堤身內(nèi),是荊江大堤最窄的地方,也是最險的堤段。

      當(dāng)?shù)赜惺酌裰{“萬里長江,險在荊江,荊江之險,就在驢子頸項”以說明此地的險要。此堤段因窄、薄而得名。古代的郝穴(鶴穴)為長江重要的泄洪孔道之一。自宋代以來,郝穴口多次淤塞,元代多次開挖,又多次堵塞。

      直到明嘉靖二十一年最后一次堵口之后,受上游公安河灣來水的影響,郝穴沿岸江灘不斷崩坍。據(jù)史料記載,太平興國年間,建于江邊的妙濟(jì)寺,南宋時建的許仙觀,明代時仍屹立于江邊的三閭閣,以及九華寺寺廟,均先后崩陷于江中。

      清朝初年尚處于江中的四個沙洲:彩石洲、白沙洲、新淤洲、白腳洲逐漸連城一片,并與右岸江灘合并而形成南五洲。這樣右岸逐漸淤長,左岸逐漸崩坍。自民國以來,郝穴一帶江灘已大為縮減。形成河泓逼近左岸,淘刷岸腳,猶以驢子頸項處為甚。

      清康熙15年(1676)、道光3年(1822)、道光5年(1824)、道光6年(1825)、道光7年(1826)驢子頸項處五次潰口。新中國成立后,采取臨水面堤腳拋石等多種加固手段,但每到汛期仍然險情不斷,自三峽水利工程建成后才稍有緩解。

      驢子頸項是荊江防洪的最前哨,也是黨中央主要領(lǐng)導(dǎo)指導(dǎo)抗洪的前線指揮之所。(江陵縣民政局地名普查辦)

      發(fā)表回復(f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小黑屋|手機(jī)版|Archiver|網(wǎng)站地圖|關(guān)于我們|
      快速回復(fù)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