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5-7-8 16:19 |
---|
簽到天數(shù): 1259 天 [LV.10]名揚四海
管理員
站長大叔
   
- 積分
- 129640

|
老友相聚,自顧自玩手機;闔家團圓,個個是“低頭黨”;不管等車、吃飯,每5分鐘掏出手機,刷一次微博,查一次微信;手機伴枕,才能入睡,一覺初醒,先看手機;就連聚餐上道菜,也讓手機先“吃”……
據(jù)說,這都是患上了“手機依賴癥”。又據(jù)說,這種病癥,發(fā)作起來很可怕:小處而言,親情友情因之淡漠;大處來講,社會信任因之喪失。
“媒介依存癥”是一種現(xiàn)代社會病理現(xiàn)象,得到廣泛認同。但是,我們也要警惕,不能走向反面,不必妖魔化新技術(shù)。
比如,有打工族抱怨,自從有了微信,就完全沒有了自己的時間——老板發(fā)號施令更加無所顧忌,被迫無時無刻拿著手機刷刷刷。這完全不是手機、微信的錯,錯在老板不懂勞動法,不懂“工作生活平衡”的人力資源管理常識。
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有人感嘆人情冷漠、人心不古?墒牵L者撲地無人問的悲涼,是因為手機和科技嗎?一方有難萬方支援的網(wǎng)絡(luò)慈善傳奇,恰恰是因為科技凝結(jié)了人心。即使家庭內(nèi)部,微信朋友圈、微博,讓天各一方的父母兒女,也有機會認識到對方更精彩的一面。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可以使人“對面不相識”,也能讓人“天涯若咫尺”。
不可否認,某些時候,現(xiàn)代科技有過分膨脹的趨勢,甚至威脅人類生存。但是,“真正的問題,不在科技是否會奴役人類,而在人類能否主宰自己的命運”。
科技與人文絕非必然沖突,完全可以互為配合。把科技看作人文對立面,是誤解了人文,也誤解了科技。人文真正的對立面是野蠻,是對人的尊嚴與文化的殘害?萍寂c人文都是人類智慧的產(chǎn)物,兩者是可以,也是應(yīng)該整合的。妖魔化新技術(shù),是“人文咳嗽、技術(shù)吃藥”,板子錯打,后患無窮。
人類社會自己得了病,可別賴在智能手機上。
據(jù)3月21日《人民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