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前冉冉升起。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當(dāng)家作主成為國家的主人,中國的歷史開辟了新的紀(jì)元。
640 (1).webp.jpg (104.59 KB, 下載次數(shù): 9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8 上傳
2019年,我們迎來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70年來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而江陵更是有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這變化使我們感到驚訝 但驚訝之余 小編覺得更多的是喜悅
親愛的江陵朋友們 在你們的眼里 江陵人的 衣、食、住、行 都有了怎樣的變化 今天,就和小編 來聊一聊 老照片里江陵走過的70年
衣
小編在郝穴建設(shè)街采訪了不少40年代出生的爺爺奶奶們,聽他們講了過去的事情。他們說那個年代的衣服有的穿就不錯了,根本不講究顏色和款式!靶氯,舊三年,縫縫補(bǔ)補(bǔ)又三年”這是他們著裝的真實(shí)寫照,只有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可能才會添置一件新的衣服。家里如果有好幾個孩子,衣服還會一直傳續(xù)下去。從這個角度說,服裝是一種記憶,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歷史畫卷,它的變化以非文本的方式記錄著江陵社會、經(jīng)濟(jì)、政治、文化的變遷。
——50-60年代——
640.webp (46).jpg (64.85 KB, 下載次數(shù): 9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8 上傳
▲50年代初 父親佩戴紅領(lǐng)巾拍攝的小學(xué)畢業(yè)照 (備注:紅領(lǐng)巾后期做了填色處理) (童奎 供圖)
640.webp (45).jpg (136.82 KB, 下載次數(shù): 8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8 上傳
▲60年代江陵小學(xué)生裝束 (李修貴 供圖)
640.webp (44).jpg (161.4 KB, 下載次數(shù): 9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8 上傳
▲60年代 祖孫三代穿上新衣拍攝的全家福 (孫雪江 供圖)
640.webp (43).jpg (104.34 KB, 下載次數(shù): 8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8 上傳
▲60年代末 江陵青年穿上了“的確良”襯衣 (李修貴 供圖)
640.webp (42).jpg (108.86 KB, 下載次數(shù): 9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8 上傳
▲最時髦的男士著裝 (備注: 后期合成圖) (李修貴 供圖)
640.webp (41).jpg (173.2 KB, 下載次數(shù): 8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8 上傳
▲常見的家庭婦女著裝 素色圍巾+花棉襖 (李修貴 供圖)
——70年代——
640.webp (40).jpg (144.61 KB, 下載次數(shù): 9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8 上傳
▲“不愛紅裝愛武裝” 男同志身著草綠色軍裝 (李修貴 供圖)
640.webp (39).jpg (101.77 KB, 下載次數(shù): 9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8 上傳
▲我和父母 (孫雪江 供圖)
640.webp (38).jpg (48.25 KB, 下載次數(shù): 8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8 上傳
▲我和父母 (備注:照片后期做了填色處理) (童奎 供圖)
640.webp (37).jpg (109.83 KB, 下載次數(shù): 10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8 上傳
▲母親和孫兒們 (湯立中 供圖)
——80-90年代——
640.webp (36).jpg (75.43 KB, 下載次數(shù): 9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8 上傳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時尚率先與國際接軌,人們早已厭倦了“灰、藍(lán)、綠”的單一色調(diào),自然而然地接受并追求新款服飾。一時間,牛仔褲、健美褲、闊腿褲、蝙蝠衫、西裝、連衣裙等紛至沓來,成了服飾的亮點(diǎn)。我們江陵的男女老少身上頓時變換了色彩!
640 (2).jpg (51.92 KB, 下載次數(shù): 8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8 上傳
640.webp (35).jpg (91.09 KB, 下載次數(shù): 9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8 上傳
▲80年代的流行——雞冠頭、大波浪、長風(fēng)衣、喇叭褲 (孫雪江 供圖)
640 (1).jpg (120.67 KB, 下載次數(shù): 8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8 上傳
640.webp (34).jpg (98.91 KB, 下載次數(shù): 8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8 上傳
▲運(yùn)動休閑是上世紀(jì)80、90年代產(chǎn)生的概念 (王心宇 供圖)
640.webp (33).jpg (89.14 KB, 下載次數(shù): 9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8 上傳
640.webp (32).jpg (119.32 KB, 下載次數(shù): 9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8 上傳
640.webp (31).jpg (114.45 KB, 下載次數(shù): 9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8 上傳
媽媽的最愛:休閑套裝、闊腿褲 (李玲 供圖)
640.webp (30).jpg (72.45 KB, 下載次數(shù): 8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8 上傳
▲小時候見過爸爸穿得最多的服裝就是羊毛衫 (王心宇 供圖)
640.webp (29).jpg (117.4 KB, 下載次數(shù): 9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9 上傳
▲八、九十年代 皮衣和西裝在中國年輕一代中流行開來 也成為江陵青年最時髦的著裝 (張金梅 供圖)
640.webp (28).jpg (38.79 KB, 下載次數(shù): 8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9 上傳
▲90年代流行的套裝 (陳江艷 供圖)
640.webp (27).jpg (90.58 KB, 下載次數(shù): 9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9 上傳
▲開衫和短裙也美美噠 (張金梅 供圖)
——21世紀(jì)——
進(jìn)入21世紀(jì)初,我國加入WTO,開放的步子邁得越來越大。海淘、網(wǎng)購普及,我們可以輕易“剁手”買買買,在江陵的大街上能看到全世界最時髦的各色服飾。現(xiàn)在我們對于服裝的訴求是獨(dú)一無二、彰顯個性。
每個人在穿著打扮上都可以“自成一格”。各種服裝工作室在網(wǎng)上隨處可見,沒有買不到,只有想不到!
640.webp (26).jpg (123.85 KB, 下載次數(shù): 10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9 上傳
▲身著旗袍的江陵女性造型優(yōu)雅 (王心宇 供圖)
640.webp (25).jpg (112.52 KB, 下載次數(shù): 10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9 上傳
▲民族元素 滲透生活 (陳江艷 供圖)
640.webp (24).jpg (53.68 KB, 下載次數(shù): 8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9 上傳
▲電商的出現(xiàn) 讓服裝選擇性更多 (王心宇 供圖)
食 改革開放之前,由于生產(chǎn)力水平不高,糧食供應(yīng)緊張,需要用糧票、油票、米票限制人們的購買力。小編向家住郝穴鎮(zhèn)的湯立中老人詢問他小時候的生活條件,他說:“平時的飯菜難見油花,能吃到米、面都覺得很稀罕,像肉類也僅僅在新年的時候才能吃到一點(diǎn)點(diǎn)!
50-70年代
640.webp (23).jpg (36.43 KB, 下載次數(shù): 9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9 上傳
▲這一時期大鍋飯最為典型 (網(wǎng)絡(luò)圖片)
640.webp (22).jpg (86.61 KB, 下載次數(shù): 1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9 上傳
▲50年代使用的分幣 (龔文群 供圖)
640.webp (21).jpg (95.35 KB, 下載次數(shù): 9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9 上傳
▲60年代文革瓷 (龔文群 供圖)
640.webp (20).jpg (95.27 KB, 下載次數(shù): 10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9 上傳
▲70年代 “票的時代" (湯立中 供圖)
——80年代—— 一粒米看世界,兩箸間話國情,從老百姓日益豐盛的“菜藍(lán)子”, 從普通家庭的餐桌上,不難尋找出答案:中國人民飲食文化的發(fā)展和這個國家的經(jīng)濟(jì)發(fā)展一樣讓我們驚喜。我們江陵人的餐桌也漸漸豐盛起來。
640.jpg (52.8 KB, 下載次數(shù): 9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9 上傳
▲細(xì)糧成為餐桌上的主角 (網(wǎng)絡(luò)圖片)
640.webp (19).jpg (157.26 KB, 下載次數(shù): 9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9 上傳
▲80年代售糧證 (龔文群 供圖)
——90年代—— 90年代是“饕餮時代”,各式餐飲遍地開花,餐桌上的花樣多了起來。
640.webp (18).jpg (112.95 KB, 下載次數(shù): 8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9 上傳
▲孩子們的晚餐 (湯立中 供圖) 小編我的童年就是在美食中度過的,最愛吃的莫過于蛋糕。沒錯,下圖就是貪吃的我啦!
640.webp (17).jpg (66.79 KB, 下載次數(shù): 8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9 上傳
——21世紀(jì)—— 進(jìn)入21世紀(jì),人們對于吃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不僅要吃飽、吃好,還要吃的健康。家家戶戶、老老少少也都開始講究起了養(yǎng)生之道。
640.webp (16).jpg (174.5 KB, 下載次數(shù): 8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9 上傳
▲江陵人的傳統(tǒng)飲食文化 祖?zhèn)鞯摹笆澈小?/div> (童奎 供圖)
住 ——50-70年代——
640.webp (15).jpg (94.82 KB, 下載次數(shù): 8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9 上傳
在街頭海采時,小編了解到四五十年代咱們江陵老一輩人住的都是磚房、瓦房,在那個年代人們基本沒有任何生活娛樂設(shè)施。
640.webp (14).jpg (147.56 KB, 下載次數(shù): 9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9 上傳
▲50年代 石板路 (湯立中 供圖)
——80年代——
640.webp (13).jpg (164.93 KB, 下載次數(shù): 9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9 上傳
▲80年代 普濟(jì)鎮(zhèn)一農(nóng)舍 (龔文群 供圖)
——21世紀(jì)—— 從上世紀(jì)90年代開始,國家開始興建經(jīng)濟(jì)適用房,陸續(xù)進(jìn)行棚戶區(qū)改造,大幅度地提高了人民的居住環(huán)境,并且周邊配套設(shè)施也都很完善,給居民提供了飯后茶余休閑的好去處。千禧年以后,江陵人的居住條件可謂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640.webp (12).jpg (132.44 KB, 下載次數(shù): 8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9 上傳
640.webp (11).jpg (134.07 KB, 下載次數(shù): 8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9 上傳
640.webp (10).jpg (115.65 KB, 下載次數(shù): 8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9 上傳
▲如今的江陵日新月異 (童奎 供圖) 一座座高樓在江陵大地拔地而起,錯落有致,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煥發(fā)著勃勃生機(jī)。
640 (2).webp.jpg (132.06 KB, 下載次數(shù): 8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25 上傳
▲江陵夜景美如畫
行 ——50-70年代—— 聽爺爺奶奶們說,以前的道路條件很差,他們那時的出行方式基本是靠走路,看到有人坐汽車,都覺得稀奇,若誰家里有一輛自行車,那可叫街坊四鄰羨慕不已。
640.webp (9).jpg (59.64 KB, 下載次數(shù): 8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9 上傳
▲50年代的江陵,人們出行的方式主要是步行 (湯立中 供圖)
640.webp (8).jpg (105.6 KB, 下載次數(shù): 9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9 上傳
▲60年代,知青下鄉(xiāng) 當(dāng)時乘坐的交通工具為汽車 (湯立中 供圖)
640.webp (7).jpg (94.21 KB, 下載次數(shù): 9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9 上傳
▲70年代 自行車在當(dāng)時的地位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小轎車
——80、90年代——
▲80年代中期 騎一輛摩托車 在江陵街頭兜風(fēng)會吸引不少目光
——21世紀(jì)——
如今,江陵道路寬闊平坦,公共交通十分發(fā)達(dá),覆蓋到了鄉(xiāng)鎮(zhèn)的每個角落。高速公路、荊州長江公鐵大橋的出現(xiàn)也讓江陵人的出行變得更加通暢,就連飛機(jī)出游現(xiàn)在也變成了常規(guī)方式,已經(jīng)不再是夢想了。
640.webp (6).jpg (241.29 KB, 下載次數(shù): 7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9 上傳
▲江陵公路 (樊孝銀 供圖)
640.webp (5).jpg (148.09 KB, 下載次數(shù): 8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9 上傳
▲荊州長江公鐵大橋 (樊孝銀 供圖)
640.webp (4).jpg (83.53 KB, 下載次數(shù): 9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9 上傳
640.webp (3).jpg (192.02 KB, 下載次數(shù): 8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9 上傳
▲江陵高速公路
640.webp (2).jpg (234.21 KB, 下載次數(shù): 7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9 上傳
▲在城區(qū)隨處可見共享單車的身影
640.webp (1).jpg (106.21 KB, 下載次數(shù): 8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0-4 10:09 上傳
▲就連小朋友也都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mini-car
人們的眼睛就像一臺臺照相機(jī) 記錄了祖國的千變?nèi)f化 也見證了江陵的迅猛發(fā)展
從70年巨變中走來 一段段舊貌換新顏的壯闊歷程 一個個史詩般的進(jìn)步奇跡 我們幸運(yùn)擁有著祖國帶給我們的幸福安寧 作為江陵新一代的青年 我們理應(yīng)自強(qiáng)不息、努力拼搏 共同書寫新時代的中國奇跡 留下江陵兒女無悔的青春回憶
來源:江陵縣融媒體中心 圖/文編:李玲 責(zé)編:鄧曼 編審:李曉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