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webp (16).jpg (177.44 KB, 下載次數(shù): 9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26 10:16 上傳
水墨江陵龍淵湖 袁丹銀
640.webp (15).jpg (171.04 KB, 下載次數(shù): 9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26 10:16 上傳
朋友,你可知道?江陵人民的城市濕地公園——龍淵湖,既是市民一座風(fēng)光旖旎的后花園,亦是美稱天然氧吧佳怡的地方。每天清晨或晚飯后,人們傾巢而出奔向龍淵湖畔,欣賞其美麗的風(fēng)景,放松疲憊的身體,舒展緊張的心情。對于喜歡休閑娛樂和散步健身的市民來說,龍淵湖公園,乃是最佳選擇的去處。
龍淵湖,位于江陵大道與濱江大道交界處,城區(qū)西北的荊江大堤旁,江陵大道與龍橋路之間。濱臨長江,與鐵牛磯公園對角相望。東接規(guī)劃居住區(qū)龍湖城,西鄰荊江大堤,南依江陵大道,北抵龍橋路。占地面積34萬平方米,其中水體面積21萬平方米。
640.webp (14).jpg (232.01 KB, 下載次數(shù): 9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26 10:16 上傳
其實,龍淵湖又名龍二淵或鄔阮家淵,是清康熙十五年(1676)、道光三年(1822)及道光六年(1825)三次荊江大堤潰口沖擊而成。順堤長1510米,最寬處1000米,原有水域面積86.4萬平方米,解放后,幾十年來由于實施荊江大堤整險加固工程,經(jīng)人工和機械填塞,現(xiàn)有水面210000平方米。
640.webp (13).jpg (71.86 KB, 下載次數(shù): 10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26 10:16 上傳
當(dāng)我們走進龍淵湖公園,穿過一條條曲徑通幽的小路,一座具有江南水鄉(xiāng)風(fēng)貌的公園,頓時呈現(xiàn)在人們眼前。清清綠波環(huán)繞著濕地公園,那一座座如虹的石板拱橋,那一片片葳蕤婆娑的蘆葦,那一顆顆古樸茂盛的桑樹,還有供人們駐足賞景的亭閣水榭,以及荷花叢中搖曳而過的小舟……風(fēng)景美不勝收。
640.webp (12).jpg (122.31 KB, 下載次數(shù): 9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26 10:16 上傳
于是,只要來過龍淵湖的人,都會愛上江陵這座美麗的園林城市,因它不同于烏鎮(zhèn)、鳳凰、麗江等其它地方尚存諸多的古建筑群;而我們的龍淵湖公園,根植于湖畔四周野生的蘆葦和諸多的灌木仍然生長在這里,所以,原有的風(fēng)貌未被商業(yè)化,自然風(fēng)景的原生態(tài)氣息更濃、更純樸,是一座名符其實的濕地公園。
640.webp (11).jpg (74.56 KB, 下載次數(shù): 10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26 10:16 上傳
蜿蜒的木板小道,也是龍淵湖公園的另一種特色。特別是在雨天放晴后,可盡覽水鄉(xiāng)煙雨秀色。走在木板鋪就的小路,被行人的腳步踩踏發(fā)出“咚咚咚”的聲音,這是因為木板路下大部分是空心的,據(jù)說這種鋪設(shè)方式是為防止雨水滯留,以免讓木板路長時間積水容易腐爛。這些年來,涂滿朱紅油漆的木板路,早已被人們磨得平整而光滑,散發(fā)出幽冷的光,人影可見。下雨天,木板路在雨水的沖刷下格外明亮,映著花草和行人晃動的衣袖。也許,曾經(jīng)有一位撐著油紙傘的女郎,帶著丁香般的哀怨,在雨中獨自徘徊……
640.webp (10).jpg (146.67 KB, 下載次數(shù): 9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26 10:16 上傳
如今的江陵始于1994年,到今年新江陵設(shè)區(qū)建縣正好25年。因此,給諸多的房產(chǎn)開發(fā)商帶來了良機,新江陵一座座商品樓拔地凌空,如雨后春筍。據(jù)我所知,目前江陵城區(qū)約有二十個小區(qū)樓房林立(含廉租房)。正如龍湖城售樓廣吿語:“ 七十年,你住湖畔還是路邊?我家住在湖畔!”春令的龍淵湖畔在“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中,不由讓人想起“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的詩句。
640.webp (9).jpg (111.51 KB, 下載次數(shù): 9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26 10:16 上傳
由于空氣濕度大,湖畔的綠植繁盛,有代表江陵圖騰的仙鶴廣場、還有園林、亭閣、水榭、術(shù)石拱橋、字畫長廊、工藝雕塑等散列其中……不需要買門票,四方暢通,來去自由,環(huán)境優(yōu)美,一種清新的境界,一種休閑的趣味,盡顯生活新意,讓人們感受龍淵湖公園的文化內(nèi)涵和時代氣息。
640.webp (8).jpg (175.52 KB, 下載次數(shù): 10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26 10:16 上傳
若是在龍淵湖玩的肚子餓了,去買一個戈牙子,或一份臭豆腐,再搭配一碗石花籽和一杯綠豆湯等傳統(tǒng)小吃,那味道簡直讓人幸福到飛起。如同學(xué)、戰(zhàn)友等聚會,在龍淵湖游玩拍照后,就餐不需舟車勞頓,湖畔濱江江魚城的江魚火鍋也是值得人們品嘗的特色餐飲。記得去年仲夏,和幾個朋友晚飯后,去住在龍湖城李君家閑坐;不一會兒,在“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盛情中,我們臨窗而坐,濕熱的湖面風(fēng)拂過雙頰,青花瓷杯中清馨香遠,喝喝茶,聊聊天,翻翻雜志,路上穿越的汽笛聲、車鈴聲,和孩子們追逐的嬉笑聲漸行漸遠;偶爾看到湖邊石級上三三兩兩的老年夫妻和年輕伉儷,快樂地帶著小孫和小孩洗著小手和小腳丫;秀遍g,城市的喧囂和煩惱被清澈的茶水越?jīng)_越淡……
640.webp (7).jpg (68.95 KB, 下載次數(shù): 9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26 10:16 上傳
置身在龍淵湖公園,一切都是緩慢的,就連時間也都隨著湖水緩緩流過,不忍蒼老了這里的風(fēng)景,定格成一幅水墨畫。但龍淵湖最美的景色,是在傍晚時分。入夜的龍淵湖公園,華燈初上,寧靜安詳。江陵大道的九龍橋和湖邊的彩色燈帶緩緩亮起,映襯在藍色天空下,柔和的燈光在湖中搖曳,湖水在燈光的映照下,泛出溫柔而嫵媚的光影。
640.webp (6).jpg (153.17 KB, 下載次數(shù): 9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26 10:16 上傳
640.webp (5).jpg (290.77 KB, 下載次數(shù): 9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26 10:16 上傳
有時候,一個地方的美,是因為它透出的氣質(zhì)和你相符,靜得可以讓你與自己的靈魂相對。,因為這里的一草一木、一路一橋、一桌一椅、一亭一榭都鐫刻著時光的痕跡,它是一個久遠而神秘的佳境,是令人魂牽夢繞的歸鄉(xiāng)……真可謂:說不完仙鶴故里的亙古情懷,道不盡江陵發(fā)展的日新月異。讓我這個遠離龍湖城居住的人,也愛上湖畔宜居的美麗風(fēng)景,進而嫉妒居住在這里的業(yè)主,枕湖而眠在如詩如畫的岸上,何其愉悅,何其幸福。
640.webp (4).jpg (205.33 KB, 下載次數(shù): 8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26 10:16 上傳
在喜慶建國七十周年的今天,特別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看到國家的繁榮昌盛,城市的迅速發(fā)展,百姓的生活富足……于是,我筆下的《水墨江陵龍淵湖》,可見一斑。所以說,龍淵湖濕地公園,是我們江陵縣一張綠色靚麗的名片。
一曲《下江陵》,從古詠到今。且看大美江陵在開展“五城同創(chuàng)”活動中,實現(xiàn)了從夢想到華麗的轉(zhuǎn)身。
(此文榮獲2019年“荊江杯”散文大賽優(yōu)秀獎)
640.webp (2).jpg (112.18 KB, 下載次數(shù): 9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26 10:16 上傳
作者簡介:袁丹銀、男、生于1958年、中共黨員、荊州市江陵人,湖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以笨拙之筆記錄點滴的生活,以敬畏之心雕刻思想的花朵,永遠放歌在文學(xué)的路上。閑暇之余,擅長詩歌、歌詞、朗誦詩、隨筆散文等,曾在報刊、電臺、網(wǎng)站發(fā)表文學(xué)作品千余首(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