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1-10-13 16:10 |
---|
簽到天數: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小編
 
- 積分
- 240746
|
趙某上大學時因家境貧困,曾接受內蒙古商人包先生的資助,二人也因此成為忘年交。趙某畢業(yè)后找到包先生,聲稱自己已是國家機關公務員,在八年間以幫忙辦事為由多次向曾經的恩人索要財物,共計千萬元。日前,趙某因涉嫌詐騙罪被海淀警方刑事拘留。
心懷善意,資助他人,不想被反咬一口,這不由得讓人想起“農夫與蛇”的寓言。對于這樣的故事結讓一些人陷入“好心沒好報”的消極情緒,懷疑公益和慈善的意義所在。看來,這種破壞良俗的“蛇毒”,著實是害人不淺。
被騙的包先生偶然得知趙某貧困,便愿意慷慨解囊,算得上是個豪爽正直的人。然而,即便如此,在面對趙某謊稱的“中央機關工作”的“關系”之時,他還是陷入了權錢交易的慣性思維,用一次又一次的大方贈予,換取所謂的“便利”。如果一個實在的好人,都難以擺脫腐敗思維的窠臼,這就值得我們反思了。正如有些網友所疑慮的:趙某說了謊,所以是詐騙罪,若他沒有說謊呢,難道就沒事兒了?
人性本就復雜,每個人都無法支配別人的想法,有人知恩圖報,也有人以怨報德,有人篤守誠信,也有人兩面三刀……但是非對錯,總該有其基本準則,誰是農夫誰是蛇,也會有明確判斷,這就是世間公道,社會正氣。而進一步凈化社會風氣的目的,便在于讓“關系”、“門道”式的謊言失去市場,讓社會事務都循正道規(guī)范而行,讓壞心的白眼“蛇”沒了能害人的毒牙,作不了大惡翻不起浪。
說回“好人沒好報”的事。其實,如此極端案例確實稀少,否則也不會引起熱烈討論。更多時候,助人者得人助才是規(guī)律,抱有善意的人們無須太悲觀。況且,助人為快樂之始,若是為了回報,便會顯得很沉重,但若是內心善意的自然涌動,便不會為所謂的結果而困擾。該由法律解決的,交給法律,應由道德評判的,交給輿論,而我們,只要不忘本心,做好自己就行了。
|
|